到底珊瑚砂是什么呢?珊瑚砂主要是珊瑚或者是貝殼的碎片,它具有可以持續性的釋放碳酸鈣,珊瑚砂含有堿性物質,水流經過濾材珊瑚砂會使水質中的pH值一般為7.0——8.5,因為他會不斷的釋放鈣離子、鎂離子為錦鯉養殖的水質提供較高的硬度個穩定的酸堿度。
在珊瑚砂的選擇上,必須考慮到沙子本身的大小,對于海水水族箱來說,最好使用顆粒度為1—3MM左右的細沙,這樣整個沙層表面積很大,有易于好氧細菌、脫氮細菌的繁殖生存,同時也讓諸如生物排泄物不會陷入沙層,再者珊瑚沙可以造就波浪型的美觀效果,模仿大自然海底的形態,為水族箱的生物創造自然環境。
珊瑚砂的顆粒大小不等,規格也不相同,它含有豐富的微孔。可以讓大量的硝化細菌生存。一般使用8——16個月需要更換。一般用在下(內)層鋪設濾材。
一般來說,我們沒必要全部使用活沙來建立DSB系統,只是需要一些質地優良的活沙(在珊瑚礁海底10M處的白沙,要用海水包裹)就可以培育出整個水族箱沙床為DSB系統(方法是在缸子出現褐藻后,直接在水體中加活沙,讓其沉淀于“死”沙之上)。
底沙在水族箱內放置是無固定的模式要求多少厚,一般來說可以分為薄底沙和厚底沙,大家都知道一旦缸內有沙層,正常運轉一段時間后,就建立了沙礫表層的有氧區、中層的微氧區,底層的無氧區,好氧細菌—硝化菌和厭氧細菌—化氮菌在黑色底層的無氧區內會產生硫化氫(H2S)和沼氣(CH4)。
這些都是對生物有著巨大毒性的物質,好在這些氣體在上升的過程中被其他一些細菌轉化,同時與一些重金屬結合,到達水面時已經基本無毒。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沙層中會有氣泡冒出,如果底沙設置得當,這些氣體其實是CO2和沙子上附著藻類所產生的O2,不然就會帶有一些CH4,H2S氣體,這些有毒物質會給生物帶來很多的弊端,直接導致生病。
因此說珊瑚沙的應用還是有很大的竅門,當然我們都希望珊瑚沙能夠給我們的水族箱帶來更大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