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養魚

                “養蟹寶典”送到養殖戶

                編輯:  時間:2016-09-12   瀏覽:

                  “春分麥起身,肥水要緊跟”。春分過后,越冬作物進入生長階段,春季農忙季節正式開始。對于漁民來說,眼下也是魚塘清理和放苗養殖的關鍵時期。

                  今天上午,春雨綿綿,省海洋與漁業局與本報聯手在“青蟹之鄉”三門舉辦“服務三農鄉村行”活動。怎樣能讓養殖的水產品更安全,讓市民吃得更放心?省海洋與漁業局、浙江大學、浙江海洋學院等單位的專家給漁民講解了青蟹健康養殖技術、水產養殖水質控制和安全用藥技術等,還為漁民帶來了水產養殖技術和資料、蝦蟹苗種、水質改良劑等急需的生產資料。隨后,專家們來到養殖基地,現場“問診把脈”,為漁民解決實際問題。

                  技術資料被爭搶

                  清晨,細雨綿綿,原本寧靜的濱海小鎮,三門縣花橋鎮今天格外熱鬧:一批批漁民冒雨從四面村鎮趕來,大車小車排滿了鎮中心的道路。臨時借用的中學操場,早早就人頭攢動,聽說今天許多專家要來現場,許多漁民都期盼了解一下有沒有新的養殖品種和技術,養殖要注意些什么?

                  操場一側是漁業養殖技術咨詢區,各單位漁業技術專家現場擺攤,與農民面對面,提供政策法規、漁業種苗、水質凈化、養殖技術、病蟲害防治等咨詢服務。這里可以說是今天最熱鬧的地方。筆者看到,每一個攤位前,里三層外三層圍滿了漁民。他們有的排隊領取各種種養技術資料,有的拿著筆認真地記下專家的解答。還有許多村民三五成群,現場就開始翻看資料,討論問題。

                  “健康養殖方面的技術資料最受漁民歡迎了。”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教授級高工周志明說,他們運送來的數百本資料,還沒等活動儀式開始就已經發放一空,不少漁民只能記下聯系方式,等以后再贈送了。

                  現場還展出了不少精深加工水產品,其中真空包裝青蟹、蟹黃和對蝦制品吸引了不少漁民關注。當地青蟹養殖大戶婁趙妙說,因為青蟹養殖季節性太強,產出旺季,一哄而上,而產出淡季的時候根本滿足不了市場需求,如果能夠做好青蟹精深加工,延長銷售時間,能幫助漁民增收不少。

                  聽到漁民的各種期望,正在現場參加送服務活動的省海洋與漁業局局長趙利民表示,海洋漁業部門將今年定位為漁業科技促進年,今后要不斷深化科技創新,加快成果轉化應用,提高漁民素質,促進漁業科技進村入戶,以推動傳統漁業轉型升級,促進漁業增效漁農民增收。

                  活動現場,還舉行了蝦蟹苗種、水質改良劑等生產資料贈送儀式。一批總價值30萬元的300套水質測試設備、優質蝦蟹苗、泥蚶苗贈送給了當地種養殖戶。

                  手機搶錄專家話

                  瀕臨大海的三門縣花橋鎮關頭村紅旗養殖塘邊,一大群漁民正圍著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推廣研究員葉雪平,原來這里正在做水質測試盒和水質改良劑使用現場演示。

                  “如今人們對食品質量安全越來越關注了,質量把關也越來越嚴,質量不好的青蟹產品賣不出好價格是小事,還可能會遭到處罰,甚至用不了"三門青蟹"商標。”正在現場看水質凈化測試的青蟹養殖大戶李灼飛說,“這幾年,隨著養殖密度提高,水質的富營養化問題讓大家都很頭疼,今天專家來現場指導,我一定要好好學學。”

                  漁民關注的內容還有很多。今天活動現場,特別邀請來東海水產研究院研究員喬振國給漁民上了一堂生動的青蟹健康養殖技術。喬振國詳細地講解了魚塘基礎改造、蟹苗篩選、放養密度、生態循環養殖、餌料投放等全過程健康養殖方法,讓漁民了解了許多過去沒有聽到過的技術知識。

                  記者發現,盡管參加培訓的養殖戶年紀差距很大,而且來自不同地方,但是他們聽課都很認真,有的不時拿出手機拍下專家們講課的幻燈片,有的埋頭記筆記。“養青蟹是技術活,同樣一畝塘,懂不懂技術,效益差好幾倍。”養了多年青蟹的曹世釵說,他一直在自學技術,但是不少內容看不懂,如今有專家講課,以前看不懂的資料,總算有些明白了。

                  期盼合建試驗場

                  隨著人們需求越來越多樣化,改變傳統養殖方式已經刻不容緩。從今天漁民們對技術知識的渴求中,最能體會到。

                  培訓結束后,許多養殖戶走上前去,圍住培訓老師,問個不停:目前許多蟹苗要從廣東福建購買,有沒有好的解決方法?如何增強青蟹自身抵抗力?有沒有更加優化的混養模式,可以提高經濟效益同時又能改善水產品品質……有不少農民還要求留下專家們的聯系方式。現場咨詢和培訓活動結束后,一些專家還應養殖大戶的要求,來到養殖基地現場指導。

                  “現在養殖青蟹還有許多技術難題期待專家幫助解決。”三門縣紅旗塘海水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彩維告訴筆者,比如,成蟹率低就是一個大問題,100只蟹苗養進去最后只能養成8只左右;還有聽說上海海洋大學的青蟹養殖專家研究的水草養殖技術可以凈化水體,增加水中氧氣,減少青蟹自相殘殺,希望專家們能給予牽線搭橋。

                  筆者在現場看到,和其他農業種養業一樣,青蟹養殖也以五六十歲的漁民為主,養殖大戶李灼飛建議:希望專家能夠將試驗基地建到三門養殖區來。“許多養殖戶都和我們一樣,理論知識很難接受,但是如果看專家現場操作,總能一看就懂,一學就會。” 已經與浙大專家合作青蟹設施養殖試驗的陳彩維深有同感地說。

                內容搜索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