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產養殖中,正確使用增氧機是取得高效益、高產量的必要設備。增氧機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水中的氧氣含量,保證養殖的魚、蝦、蟹等不會造成缺氧,抑制水中細菌生長,從而提高產量。本文論述了增氧機的作用和選取及正確使用增氧機的方法,以提高產量和效益。
增氧機是水產養殖中確保高產的關鍵設備,增氧機的種類多樣,選擇正確的增氧機,不僅可以改善水質,加強養殖池內的水體循環,還能預防減輕浮頭,增加浮游生物的繁殖。因此,為提高水產養殖的產量和效益,必須合理選擇、正確使用增氧機。

1增氧機在水產養殖中的作用與選取
1.1 改變水產養殖池的生態環境
增氧機的主要作用就是增加水中氧氣含量,在養殖池缺氧時,需立即開啟增氧機,可加速水體的循環流動,提高池中的溶氧含量,有利于魚蝦等的快速生長,同時促進水中有機物進行氧化分解,抑制細菌滋生,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另外水體的流動,促進浮游生物的快速繁殖,有益于水產生物的生長,由此可見,增氧機不僅增加水中氧氣含量,還能提高產量和效益,同時對水池起到凈化作用,改善了養殖池的生態環境。
1.2根據水源配備適合的增氧機
水產養殖池的水源是配備增氧機的關鍵,若水源豐富,水質良好,可減少增氧機的配備,反之,則需增加增氧機的配備,保證養殖池中溶氧含量充足,促進水產的生長。若水源充足,并且伴有流動,同樣能增加養殖池中的氧氣含量,則可適當降低增氧機的開機使用頻率,減少成本,增加效益。
1.3選取增氧機的關鍵因素
增氧機選取的因素一般包括:養殖因素、性價比因素、進水排水因素三個方面。水產養殖過程中,可根據投放水產生物的密度進行配備增氧機,其密度越高,氧氣含量的需求就越大,因此,需要增氧機的數量就越多,所消耗的功率就越大,反之,則減少增氧機的配備,降低成本消耗。目前,水產養殖中使用增氧機可以提高產量和效益,但同時也增加了成本,需要考慮性價比,若是性價比高,則可以多配備,若是水產生物價格低,而成本較高,造成性價比很低,則需減少增氧機,節約成本。農村進行水產養殖多是通過引用溝渠中的水作為水源,進水量與排水量幾乎等同,而流動過程中可以增加水體中的溶氧含量,減少增氧機的投入。若采用抽水方式注入養殖池,則流動較小,需要增加增氧機的配備。
2. 正確使用增氧機
2..1 高溫天氣晴天中午開啟
晴天的正午一般要開啟增氧機,特別是針對水質肥厚、浮游植物繁殖旺盛的養殖池,因為晴天浮游植物需要進行大量的光合作用,排放大量的氧氣,使養殖池水體表層氧氣含量充足,甚至達到飽和狀態,但是水體底層的氧氣含量相對要低很多,而開啟增氧機可以使水體上下進行對流,能夠將上層的水運輸到下層,使整個養殖池中的氧氣含量均勻且充足,同時將下層的水運輸到上層,經過陽光的照射,可以消滅水中細菌,使有害物質揮發到空氣中,改善養殖池的生態環境,凈化水體,從而提高產量和效益。
2..2 雷雨天氣早上開啟
下雨天氣,養殖池中水體上下急速流動,造成氧氣含量迅速降低,此時要盡早開啟增氧機。有時是白天陽光強、溫度較高,而傍晚會出現雷陣雨,大量雨水進入養殖池,由于雨水溫度過低,會迅速造成養殖池表面水體溫度急速下降,從而比重增大產生下沉,而下層水溫度高比重輕則上浮,引起上下層水對流,暫時增加氧氣含量,但很快被消耗,容易造成水產生物浮頭現象,因此要盡早且多開增氧機,減輕浮頭,保障水產的生長環境。
2..3 連綿陰雨天氣多開啟
夏季很長一段時間是雨季,長時間的降雨.導致陽光較少,浮游植物缺少光合作用,水中溶氧含量不足,阻礙養殖池中水產物的呼吸,造成缺氧狀態。由于連綿陰雨,造成養殖池中水蚤很多,吃掉水中大部分的浮游植物,因此造成光合作用減少,氧氣來源供給不足,此時必須多開啟增氧機,增加水體中的氧氣含量,保障水產物的生長不受影響。
2..4 缺氧嚴重時多開啟
當夏季干旱時,長時間陽光照射,使養殖池中水體溫度升高,而大量的飼料喂養造成水質肥厚,透明度相對較低,水中有機物大量增加,上下層水體的氧氣含量差距大,下層水體缺氧嚴重,所以,不僅要延長增氧機的使用頻率和時間,還要向養殖池中注入新水,避免造成水質變化而引起嚴重缺氧,破壞水產物生存的生態環境。
2..5投放飼料時不開機
投放飼料時開啟增氧機,容易將飼料旋轉至養殖池中央,造成飼料與排泄物混合堆積到一起,不容易讓水產物攝食,造成飼料浪費。傍晚時分不應該開啟增氧機,因為此時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不再向水中排放氧氣,若是開機引起上下層水體對流,反而造成氧氣消耗速度快的現象,造成水體缺氧,影響養殖池中水產物的呼吸,從而抑制生長。因此,務必要在合理的時間進行增氧機的使用,促進產量和效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