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魚也叫豬仔魚、尾星魚、黑豬魚、星麗魚等,橢圓形的身體上布滿了不規則的紅色、橙黃色的斑紋,就象是一幅地圖,所以叫地圖魚,飼養還是比較簡單,因為它們身強體壯,環境適應能力很強,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地圖魚水溫多少合適吧!
地圖魚水溫多少合適
地圖魚是養殖比較廣泛的觀賞魚類,原產于亞馬遜流域,雖然它們有著非常強的環境適應能力,但是飼養的水溫仍然不能太低。26-28攝氏度的水溫環境最合適地圖魚生活,此外24-30攝氏度的水環境,地圖魚也可以健康正常的成長。
地圖魚最低水溫多少
地圖魚是熱帶魚中體形較大的一種魚,盡管地圖魚對飼水要求不苛刻,在弱酸性、中性和堿性水中均能正常生活,但其也會像人一樣,生存的環境溫度不能過低的,而地圖魚最低飼養溫度14℃,但此時進食明顯減少!
地圖魚其他養殖條件
1、密度:地圖魚耗氧量較大,一般在水族箱飼養中,以稀放為宜。在120x50x50厘米的水族箱中,地圖魚體長在6厘米時,可放養40尾左右,體長在10厘米時,可放養20尾左右,體長在18厘米時,可放養4~6尾,體長在25厘米以上時,可放養2尾。
2、水質:地圖魚對水質要求雖不十分嚴格,但水質新鮮,可以大大促進魚的生長速度每天晚上,水族箱換水量達1/2~3/4,一個月后,體長2厘米的地圖魚可達7厘米左右。每次換入新水,都能刺激魚體新陳代謝,增強食欲,所以生長速度加快。一般在飼養過程中,每天換水量達1/2,每周徹底換水一次,換水的同時,把地圖魚浸洗在0.5%的小蘇達水溶液中10分鐘,以促進代謝,增強食欲,加快生長速度。
3、食物:地圖魚屬雜性偏動物食性,喜食小魚、小蝦、水蚯蚓等活餌料,人工飼養為方便起見多用配合顆粒飼料。地圖魚非常貪吃,隨喂隨吃,喂多少吃多少,因此喂養時一定要做到定時、定量。一天的投喂量控制在魚體重的10%左右,分兩次投喂,早上一次,傍晚一次。地圖魚生長較快,8~12個月便可性成熟,體長可達20~30厘米。
4、光照:地圖魚每天都需要接受適當的光照。在一天中,至少要接受2小時的光照,這樣才能保證地圖魚的正常生活,使地圖魚的體色更加艷麗。同時,通過光照,來轉化水質,使飼養水不易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