鳙魚是我國四大家魚之一,也是一種養殖普遍的淡水魚,鳙魚的養殖有很高的經濟價值,需要我們重視日常的飼養管理技術,特別是對于鳙魚的喂養很關鍵,那么,鳙魚吃什么食物?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鳙魚飼料分類。一、鳙魚吃什么
鳙魚是濾食性,主要吃輪蟲、枝角類、橈足類(如劍水蚤)等浮游動物,也吃部分浮游植物(如硅藻和藍藻類)和人工飼料。從魚苗到成魚階段都是以浮游動物為主食,兼食浮游植物,是典型的浮游生物食性的魚類。二、鳙魚飼料分類
1、粉料:目前華南市場上的粉料主要為原料預混合后經過超微粉碎打包后的商品料,沒有經過制粒、熟化,消化吸收率低,并且大規格魚由于鰓耙間距大于粉料的粒徑,存留進入魚體內的量較少,影響了魚體的進食,滿足不了大規格鳙魚對營養的需求,同時由于粉料的浪費較多,對水體有一定的影響,實際養殖跟蹤發現,鳙魚規格達到1斤以上時,生長速度很慢。2、膨化料:膨化飼料主要為小粒徑的如0.6mm、1.0mm及破碎過的膨化料,由于經過高溫、高濕環境的處理,降低了原料中的抗營養因子,同時提高了原料的消化吸收效率,提高了鳙魚的進食效率和進食量,在旺季滿足了大規格花鰱的營養需求,鳙魚生長速度快、飼料系數低、浪費少。三、投喂技巧
1、投喂點的選擇:為了提高鳙魚的攝食效率,最好對草魚等主養魚和鳙魚進行分區投喂,選擇離主養魚草魚投喂點20米以上的水域投喂。庫區投料點最好選擇在上風口、安靜、水位不要過深的地方,用竹子做個筐架,將飼料撒在筐架中央投喂。必要時,也可將粉料加水后潑灑,但要注意拌水均勻。2、投喂時間:草魚開始投喂半小時后再開始投喂鳙魚,主要觀察魚塘內大部分草魚進食時投喂,鳙魚吃食時對外部環境的變化很敏感,若有其它魚類進入進食區,鳙魚會停止采食,若提前或者同時投喂,會導致部分草魚搶食鳙魚飼料,影響鳙魚的進食。3、投喂頻率及投喂餐數:鳙魚的投喂主要根據水溫、藻類豐度、放養密度、魚的攝食情況來調整,正常的投喂率建議在0.5%-1.5%。鳙魚為濾食性魚類,通過不停的過濾水體中浮游動物進食,全天候進食,所以考慮到鳙魚的進食方式,同時根據魚塘的放養密度,盡量提高配合飼料的投喂頻率,每天喂到4-5餐為佳。在冬秋季受水體藻類豐度的影響,可根據鳙魚的進食情況適當提高投喂量和投喂頻率,鳙魚密度越高投喂頻率應越高,一般推薦草魚等混養塘中,鳙魚的放養密度在60條/畝以內可以少投料或者不投料,放養密度達到100條/畝以上必須投料且加大投喂量,否則會影響其生長速度。4、適宜溫度:鳙魚對溫度的適應范圍較寬,據養殖過程中的跟蹤觀察,在華南地區幾乎全年可以吃料,在水溫10℃以上投料幾乎不存在問題,而水溫到35℃以上,則吃料受到一定的影響,所以在冬季或夏季要根據溫度情況調整投喂時間和投喂量。5、投喂前的馴化:為了提高鳙魚的攝食效率,在開始使用鳙魚飼料前一周對草魚等主養魚和鳙魚進行分區投喂和馴食,經2-3天鳙魚正常攝食后,在粉料中搭配一定比例的膨化料,此后逐漸加大膨化料的比例,直到吃食正常,一般馴化誘食約需要經過7-10天方可正常。通過以上關于鳙魚飼料分類的介紹,我們現在知道了鳙魚吃什么食物,在水體中鳙魚主要以浮游動物為主,對蛋白脂肪的要求較高,而且密度越高對飼料檔次要求越高,根據實際養殖過程中的用料效果來觀察,在養殖中后期,蛋白、脂肪偏低的餌料很難滿足鳙魚的營養需求,從而影響其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