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濟價值與麝鼠養殖前景
麝鼠俗稱青根貂、麝香鼠,是一種較名貴的經濟動物。20世紀初,加拿大、美國就開始人工馴養,隨后,東歐諸國也先后引進與飼養,我國從20世紀40—50年代開始養殖。1954—1960年間,黑龍江、新疆捕捉到野生麝鼠到內地放養,同時也從國外引種向青海、貴州、江蘇、浙江等省散放飼養,并獲得了成功。1979年我國人工家養麝鼠獲得成功,到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形成了養殖高潮,遍及我國絕大多數省、市、自治區。經自然擴散、人工引種散放和養殖,我國麝鼠數量也越來越多,分布十分廣泛。
麝鼠的毛絨豐厚,光澤性和彈性強,具瀝水性和不濕性,板皮結實,其制品美觀、保暖、品質優良,是國家指定收購的裘皮。麝鼠肉占活體重的47%一50%,蛋白質含量20.1%,脂肪含量僅有3.9%,礦物質豐富,肉質細嫩,是一種很有前途的肉類食品。 雄鼠分泌的麝鼠麝香,含有與天然麝香相似的麝香酮、降麝香酮、烷酮等主要成分,其減慢心率的作用比天然麝香還明顯,具有抗炎、耐缺氧、降血壓、消炎、抗應激及雄性激素等作用,是天然麝香理想的替代品,還可制作高級香水。
麝鼠養殖具有投資少、飼養成本低、經濟效益高、前景好的特點。養殖麝鼠規模可大可小,可利用廢棄的池塘、河面散養,也可利用果園、樹林圈養,還可利用庭院、陽臺或平頂屋面進行籠養。麝鼠是草食性動物,飼料來源廣,飼養成本低,飼養方法簡單,只要注意定時給食、清潔衛生和防病治病,就能成功養殖。
人工飼養麝鼠,每年1對種鼠需投入15—20元,幼鼠需5一10元。每對種鼠一年能繁殖12只左右,毛皮收入240余元(毛皮市場流通價一等皮25—30元,二等皮20—25元,三等皮10—15元)。雄性麝鼠在發情期內(3一10月),可活體提取麝香6—7g,每克售價目前在140元左右。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麝鼠皮呈現旺銷勢頭,年貿易量約為1000萬張,我國目前年均收購量僅30萬張,出口8萬張左右,國內外需求量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