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環蛇俗稱過基峽、白節黑、金錢白花蛇、銀甲帶、銀包鐵等,毒性極強,為陸地第四大毒蛇,捕食泥鰍、鱔魚和蛙類,也吃各種魚類、鼠類、蜥蜴和其他蛇類。棲息于平原、丘陵或山麓近水處,傍晚或夜間活動,常發現于田邊、路旁、墳地及菜園等處。
銀環蛇晝伏夜出,尤其悶熱天氣的夜晚出現更多,但也見有初夏氣溫15—20℃天氣晴朗時,白天出來曬太陽。銀環蛇性情較溫和,一般很少主動咬人,但在產卵孵化,或有驚動時也會突然襲擊咬人。
銀環蛇全身體背有白環和黑環相間排列,白環較窄,尾細長,體長1米—1.8米,具前溝牙的毒蛇,背面黑色或藍黑色,具30—50個白色或乳黃色窄橫紋,腹面污白色。頭背黑褐,幼體枕背具淺色倒“V”形斑。背脊較高,橫截面呈三角形,尾末端較尖。頭橢圓形,與頸區分較不明顯,關背具典型的9枚大鱗片,無頰鱗,背正中一行脊鱗擴大呈六角形,尾下鱗單行。
銀環蛇分布在中國安徽、浙江、江蘇、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貴州、云南,中國之外分布于緬甸、越南北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