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馬是陸地上僅次于非洲象、亞洲象、非洲森林象、白犀牛、印度犀牛的哺乳動物,體軀龐大而拙笨,身體由一層厚厚的皮包著,皮呈藍黑色,上面有磚紅色的斑紋,除尾巴上有一些短毛外,身體上幾乎沒有毛,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河馬有什么天敵吧!
河馬有什么天敵?
河馬在自然界中沒人天敵。河馬的體重是陸棲動物中的季軍,僅次于大象和犀牛,可達3噸,全長3.8~4.6,尾長0.6米,肩高1.5米,有兩顆很大的下犬齒。在棲息地內就連最兇猛的鱷魚也對不敢輕易招人河馬,因此沒有天敵,但幼仔可能會被兇殘的雄獸殺死,或者受到鱷魚的攻擊。河馬唯一的天敵就是人類自己,因其象牙般的長牙以及皮和肉而遭到人類的大肆捕殺。
河馬吃什么食物?
河馬是草食動物,但是稀疏獠牙長十厘米,母河馬為保護小河馬極具領域攻擊性,成對或結成小群活動,老年雄性常單獨活動。幾乎整個白天都在河水中或是河流附近睡覺或休息,晚上出來吃食,有時會順水游出30多公里覓食,主要以水生植物為食,偶食陸地作物,以草為主,有時到田地去吃莊稼,食物短缺時,也會主動捕食其它食草動物,日食量80千克以上。
河馬的種群現狀
河馬常見的主要威脅是為了獵肉和牙齒而進行的非法和無限制的狩獵及棲息地喪失,非法狩獵被認為在棲息地領域的發生的戰亂最為嚴重,超過8年的在剛果(金)內亂和戰斗中,當地的河馬種群下降了95%以上,來自布隆迪和科特迪瓦也有報道廣泛被偷獵肉食。對于常見的河馬種群保護區高比例的國家,數量的降低速度要低得多,因此要獎勵棲息地的保護并且對非法狩獵制定懲治措施。河馬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ver3.1:2012年哺乳綱紅色名錄——易危(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