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十大毒蛇中前三名分別為白唇竹葉青、白眉腹、眼鏡王蛇,后面排名為灰藍扁尾海蛇、五步蛇、金環蛇、銀環蛇、原矛頭蝮、圓斑蝰、舟山眼鏡蛇,這些均是劇毒蛇類。
第一名(冠軍):
白唇竹葉青。分布:甘肅、四川、云南、貴州、湖南、安徽、江西、浙江、廣東、廣西、福建、海南;國外見于尼泊爾、越南等地。
第二名(亞軍):
白眉蝮[生活習性]生活在平原,丘陵或山區.主要棲息在寬闊的田野中,很少到茂密的林區去,夏季一般在丘陵地帶活動,炎熱時喜歡棲息在蔭涼通風處.受驚時并不逃離,而是將身體盤卷成圈,并發出呼呼的出氣聲,身體不斷彭縮,持續半小時之久.以鼠,鳥,蜥蜴為食,采用突襲方式,軀干前部先向后曲,猛然離地再向前沖并咬住獵物,咬住不放直至吞食下去。
第三名(季軍):
眼鏡王蛇[分布]浙江、江南、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和xz。國外分布于東南亞,南亞。生活于平原至海拔1000米的山區。俗稱山萬蛇,過山峰,過山烏,扁頸蛇,大吹風蛇,英雄蛇,麻骨烏,蛇王,大眼鏡蛇,大膨頸蛇,大扁頸蛇,黑烏梢等
第四名:灰藍扁尾海蛇
體型細長,體長可達200厘米,體重0.5–1.5公斤.身體前部為圓形,后部至尾部逐漸變成側扁.體背部青灰色,從頭至尾有51–68個青灰黑色的寬橫紋環繞蛇體.腹部黃色或橄欖色。產于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島沿海;國外見于印度半島沿海等地。
第五名:尖吻蝮(五步蛇)
[分布]在我國分布范圍大致在東經104°以東,北緯25°到31°之間。已知的分布地區有安徽(南部)、重慶、江西、浙江、福建(北部)、湖南、湖北、廣西(北部)、貴州、廣東(北部)及臺灣省。國外只見于越南北部。
第六名:金環蛇
[分布]我國分布于北緯25度左右及其以南地區,包括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及云南南部,在東部向北可達江西南昌。國外分布于南亞及東南亞。
第七名:銀環蛇
[分布]指名亞種分布于我國長江以南各省,包括臺灣、海南與香港。云南亞種僅見于我國云南省西南部。國外分布于緬甸、老撾及越南北部。
第八名:原矛頭蝮
棲息于山區森林中尾具有纏繞性夜行性食蛙蜥蜴鼠鳥。主要分布省份: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臺灣
第九名:圓斑蝰
分布于福建廣東廣西等…食鼠類的小型哺乳動物卵胎生30–40最高的記錄為63仔..棲息于丘陵地帶多見于稻田在通風涼爽或陰暗處…國內分布:福建(詔安,泉州,惠安,仙游,南安),臺灣(花蓮,瑞穗,臺東,高雄,恒春,圓斑蝰成功,屏東,臺北),廣東(韶關,廣州),廣西(南寧)。國外分布:巴基斯坦,印度,斯里蘭卡,孟加拉國,緬甸,泰國。
第十名:舟山眼鏡蛇
[分布]我國特有種。廣泛分布于長江以南各省,西至廣西東北部、貴州、重慶東南部,包括臺灣、海南及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