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龜是一種常見的兩棲動物,在平時飼養的情況也特別多,它雖然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可是我們也要注意正確的飼養方法,那么,巴西龜的危害有什么?下面一起來進行一下了解。
一、巴西龜的危害巴西龜絕對不能放生到野外,當一種生物傳入一個新的環境后,如果脫離了人為控制變為野生,在適宜的氣候、土壤、水分及傳播條件下,極易大肆擴散蔓延,形成大面積單優群落,破壞本地動植物,甚至危及本地瀕危動植物的生存,從而喪失了生物多樣性。這些入侵物種在其原來的生態系統中,必然有天敵控制其種群量,而在新的環境中通常沒有這種控制機制,于是,這些物種就有可能泛濫成災。
二、國內危害案例在香港和臺灣,科學調查證明巴西龜是名副其實的“生態殺手”,巴西龜引進到臺灣不到20年,已經在臺灣定居繁殖建立族群,成為臺灣最普遍的龜類,野外巴西龜會大量捕食小型魚、貝及蛙類的卵和蝌蚪,造成當地生態水中浩劫,臺灣的基隆河早已被巴西龜和琵琶鼠占據了。巴西龜2歲就有繁衍力,而本土陸龜到七八歲才開始性成熟,這也是巴西龜價格便宜的原因之一。巴西龜對食物和生存環境要求不高,環境適應能力很強,生長快,繁衍力強,捕食兇狠。如果隨意放生,從長遠來說,因其基本沒有天敵,大量進入江河、湖泊,與本地龜搶奪食物,會威脅本地龜及相關物種的生存,對原有生態鏈造成極大的破壞。
三、國外危害案例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政府最近宣布發起一場清剿外來烏龜的戰斗,因為這種名為“紅耳龜”的龜種可能會威脅到澳大利亞本土生長的龜類生存。紅耳龜是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作為寵物被帶到澳大利亞的,之后它們以驚人的速度在澳大利亞繁衍,當它們被證實對當地生態平衡極具威脅性時,其繁衍的數量已經相當之大。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盟已經將這種烏龜列為最具入侵性的100種生物之列,澳大利亞有關當局警告說,紅耳龜可能會為那些從事淡水漁業養殖的人帶來重大的損失,因為這些龜喜食淡水龍蝦等生物。此外,在維多利亞州和新南威爾士州一些水域也發現了紅耳龜的的蹤跡。昆士蘭州還使用一種拉布拉多獵狗進行獵捕紅耳龜,這種獵狗嗅覺很靈敏,可以發現紅耳龜的尿跡和卵。如果發現了龜卵,捕獵人員就會將龜卵從土里挖出來處理掉。此外,昆士蘭州政府還規定,如果發現任何人飼養或出售紅耳龜,將會被處以6萬澳元的罰款。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現在知道了巴西龜的危害有什么,巴西紅耳龜的危害在國外已受到高度重視,在認識到其危害后,許多國家都及時采取了相關的措施,首先就是禁止巴西紅耳龜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