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母牛在分娩過程中,由于胎兒相對或絕對過大、胎兒畸形、無法矯正或矯正失敗,要確保母子平安,惟一的方法是對母牛實施剖腹產手術。在成功實施多例剖腹產取胎手術基礎上,總結了剖腹產的關鍵技術和操作要點,及時診斷,盡早施術,麻醉恰當,切開子宮后羊水切忌流入腹腔。
關鍵詞:牛;剖腹取胎;體會
1998年-2007年共實施牛剖腹產手術58例,其中水牛3例,黑白花奶牛2例,西本雜交牛53例,成功58例,治愈率達100%。
1 孕畜體檢
檢查母畜的精神狀態,體溫,呼吸,心率,確定剖腹取胎手術的必要性[1]。
2 麻醉
用靜松寧進行全身麻醉,注射量為黃牛0.4 mg/kg~0.6 mg/kg,水牛0.1 mg/kg,肌肉注射。
3 保定
注射麻醉藥5 min~10 min后,左側橫臥保定,兩前肢栓緊前伸固定,兩后肢栓緊適度后拉固定,下墊消毒新塑料布[2]。
4 手術過程
術部選在腹中線偏右10 cm左右與腹中線平行的部位。常規消毒處理,固定消毒創布。從乳房前緣向前作長約30 cm的皮膚切口。鈍性或銳性分離皮下結締組織及肌層[3]。切開腹膜與腸系膜,用手伸到子宮后,將其移到切口部位,用消毒毛巾填塞子宮與腹膜之間的間隙,防止切開子宮時羊水流入腹腔。切開子宮角,取出胎兒及胎衣,臍帶結扎,消毒,清除胎兒口腔和鼻腔內的黏液[4]。用5%糖鹽水1 000 mL+5 g維生素C對母畜進行滴注。若母畜生產時體質較弱可加入50 g/L碳酸氫鈉250 mL~500 mL滴注。用醫用羊腸線連續內翻縫合腹膜,避免腹水滲出。縫合好腹膜是手術成功的關鍵,包埋縫合肌層。最后用18號絲線減張縫合皮膚,取下創布用碘伏消毒皮膚創口。
5 術后護理
防止麻醉未解時母牛起臥摔傷[5],加強飼養管理,注意保溫通風,術后母牛每天用青霉素、鏈霉素適量注射,連續5 d,體質差者靜脈注射糖鹽水、黃芪多糖、氯化鈣、維生素C等。
6 體會
發現牛難產時,要及時診斷,盡早施術。
麻醉恰當是順利完成手術的前提條件。
手術部位選擇是迅速完成手術的關鍵,切開時發現大中血管要先結扎。
切開子宮時不能讓羊水流入腹腔,取出胎兒后迅速縫合子宮,防止子宮快速萎縮后找不到創口[6]。
縫合腹腔時要求平整,不能出現間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