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三月羊,靠倒墻。”目前天氣漸暖,但正值青黃不接,羊群經冬季的枯草期,已經消耗了很多的營養,身體瘦弱,抗病力差,特別是以放牧為主的羊群,管理手段落后,飼養方式粗放,經常發生母羊流產和死羊現象,疫病也時有發生。記者就羊群的春季管理和防病工作采訪了山東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王可。
不同羊群區別管理
春季天氣冷,牧草枯黃,羊體能消耗增大,育成羊進入瘦弱期,對營養需求量增大,飼養管理上稍有疏忽會造成大批死亡。“一定要抓好春膘,增強羊的抵抗能力。每天每只羊補喂的精料為20~30克食鹽和200~250克的大麥、玉米、蠶豆、黃豆、餅類等粉碎的混合料。”王可說。
“種公羊此時處于非配種期,要加強飼養,加強運動,合理放牧,為配種期奠定基礎。母羊處于哺乳期,為了提高母羊泌乳力,應給母羊喂充足的優質青干草、多汁飼料和精飼料,并注意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供給。”王可強調,羔羊的管理要格外精心:羔羊要注意保溫。出生后1~3日內,一定要吃上初乳;10~15日齡后開始給予一些細軟的優質干草、葉片;放牧要適度,放牧時間可隨羔羊日齡的增加逐漸增加。3~4月齡斷乳轉為育成羔。
免疫接種宜早不宜遲
當前天氣多變,羊易感冒。王可說,對病羊可采用肌肉注射復方氨基比林5~10毫升,或30%安乃近5~10毫升,病情嚴重時可配以青霉素160萬單位、鏈霉素50萬單位。也可用生姜100克、大蔥2根,切碎熬湯,加紅糖100克混合趁熱灌服,1日2劑,連服2天,效果很好。
“預防注射是有效控制傳染病發生和傳播的重要措施,養殖戶一定要在春季做好幾種疾病的免疫。”王可強調。羊肺疫病死率可達80%以上。預防本病要給羊只注射羊鏈球菌氫氧化鋁甲醛苗。羊只不論大小,一律皮下注射3毫升,在第1次注射后2~3周再注射1次,用量仍為3毫升。羊梭菌性疾病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目前最好的防止辦法主要依靠菌苗。可以注射“羊快疫、猝狙、腸毒血癥三聯苗”,或“羊快疫、猝狙、羔羊痢疾、黑疫五聯菌苗”來預防。用前以20%氫氧化鋁膠生理鹽水溶液溶解,充分搖勻后,不論羊只大小、均肌肉或皮下注射1毫升。
“此外,養羊戶還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搞好羊痘、布氏桿菌病等疫病的免疫。春季免疫宜早不宜遲,最好搶抓時機,將羊只全部免疫,免疫注射要特別注意避開青草返青時節。因為此時牧草返青但不充足,而且農作物秸稈奇缺和羊對秸稈的食欲下降,加之各種體內外寄生蟲的再度滋生侵擾,導致羊體抗病力下降,此時注射疫苗可能會誘發部分疫病發生,引起羊只死亡現象。”
及時驅除體內外寄生蟲
羊在放牧過程中飲塘水、吃臟草,易感染寄生蟲病。所以,在3~4月應給羊群驅蟲。驅體內寄生蟲可用左旋咪唑、丙硫咪唑、蟲克星等,驅體外寄生蟲可用敵百蟲片加溫水洗浴羊身,或用虱蚤殺無敵粉滅蟲。“主要注重蜱和羊焦蟲病的防治和其他常規性驅蟲。”王可說。
羊焦蟲病由蜱傳播。所以搞好蜱的防治,不僅可以有效地預防羊焦蟲病的發生,而且可提高羊只的飼養質量,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這兩種病的高發期為春末夏初,但在實踐中發現,最早3月初即可發病。此時羊的體質虛弱,一旦發病死亡率相對較高。羊焦蟲病一般呈良性經過,但有時死亡率高達46%~100%。不同年齡階段的羊均可發病,1周歲以內羊多發。
“對上述兩病的預防可以采取以下治療措施,術者可戴上雙層線手套,浸蘸2%敵百蟲溶液,在蜱寄生較多的耳部、尾內部等處涂抹,每半月1次;天氣轉暖時,可用1:150的40%敵敵畏水乳劑等噴灑羊體,每半月1次。用敵敵畏水乳劑定期洗刷地面、墻壁、飼槽、用具。一旦羊只發生焦蟲病,可用貝尼爾(主要成分為阿卡撲林等)藥物進行治療,同時使用青霉素防止繼發感染,體溫偏高時要配合使用安乃近、安痛定等解熱止痛藥。”王可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