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安縣魏元福向本報“牧醫110”反映,他養了很多年的羊,附近一些養羊戶沒事都會聚到他家討論如何養羊,討論后普遍認為雖然近幾年養羊收入還不錯,但山羊每年只發情1次,每次只生育1~2只羔羊,且單羔率比較高,生產投入太大,產出率比較低。他問:有沒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山羊的產仔率、縮短山羊的發情周期?
據了解,我國大多數山羊品種屬季節性發情動物,自然條件下一般在9月份左右發情,來年的2月份左右生產,且我國山羊的繁殖率比較低,每胎只能生產1~2只。我國繁殖率比較高的是小尾寒羊和湖羊,平均每胎產仔數達到2只以上。
記者就此問題采訪了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動物胚胎項目組組長王公金研究員,王公金介紹說,生產上提高母羊利用率、縮短其發情周期的方法常用于規模化養殖場,可使母羊集中發情便于人工授精以及產后集中護理羔羊,該方法是在母羊產后一個半月時對其進行人工催情,一般誘導半個月左右即表現出發情癥狀,再根據臨床發情癥狀適時配種,此時羔羊也已達到2月齡,可自主采食,對其生長影響也不大。此方法也適用于散養戶。
“目前生產上作為育肥羊母本的主要是波雜一代羊,但從近幾年的養殖效果看,波雜一代羊的單胎率比地方品種羊高。”王公金介紹說,目前使用的山羊人工催情的藥物主要有孕馬血清、孕酮、促排3號等,除可以縮短山羊的發情周期外,還可以促進多排卵,提高產仔率。經過多次臨床試驗表明,在對單胎率比較高的初胎母羊進行誘導發情后,每胎產仔數基本可以達到2只。
那這種人工催情誘導山羊多排卵、提前發情的操作難不難?王公金表示,操作方法比較簡單,目前多采用陰道栓人工誘情法,誘導發情效果好,即將浸有孕激素的海綿(陰道栓)置于母羊子宮頸外口處處理10~14天,停藥后注射孕馬血清促性腺激素400~500單位進行超數排卵和促進發情,經30個小時左右母羊即開始發情,此時可適時進行配種。
“一般每只山羊誘導發情的成本最低在20元左右。”王公金說,雖然誘導發情的成本比較高,但如果能順利縮短母羊的發情周期、配種時間以及提高母羊雙羔甚至三羔的產出率,達到兩年產3胎的話,養殖收入也十分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