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9日,邢臺市某種爾山羊場一只波爾種山種母羊超過預產期有10多天,前2天感覺有胎動,母羊有產羊征兆,母羊不安,努責,未見胎羊產出,后來胎動消失,母羊也無努責現象,精神沉郁、不吃、不喝、也不倒嚼。遂來邢臺市獸醫院診治。
據了解,此母羊做過“胚胎移植手術”,做“胚胎移植”后留下的胚胎使該母羊懷孕。可能是做“胚胎移植手術”時消毒不嚴,造成感染,使宮頸口粘連,造成難產。檢查發現,胎羊在母體內已死亡、腐敗,母羊被憋得腹脹如鼓,已氣息奄奄,生命垂危。鑒于是一只優種波爾山羊,決定手術處理。
術后護理我們采取了幾項措施:
1、術后把病羊放到干凈溫暖的羊舍內,防止磨擦或嘴咬傷口,影響愈合。
2、術后連續3天給病羊靜脈輸液,每天1次,并肌肉注射青霉素160萬國際單位(IU),鏈霉素100萬國際單位(IU),每天2次,連用7天。
3、術后24小時內禁食,然后給少量青嫩草和少量飲水,以后逐漸增多飲水次數及草料量,5天后自由飲水,采食仍取少量多次。12天傷口拆線,傷口愈合良好,恢復
正常飼喂。
通過處置該病例,我們有以下體會:
1、母羊難產救助的目的是拯救“母子”存活,當發生矛盾時,應首先保母種羊的生命。
2、處理這樣的難產病例,只要檢查宮口不開,無法
助產時,必須及早手術,手術越早越好,否則會造成母子
雙亡。
3、子宮角切口盡量靠近子宮體部,這樣有利于胎兒拉出,這次子宮破口正在此處,否則必須重新切口(把原破口用紗布阻塞),拉出胎兒后再進行處理原破口。
4、麻醉、蘇醒適度是手術成功的關鍵,護理更重要。一般動物做剖腹產手術后,必須輸2—3天液,并每天肌肉注射青、鏈霉素2次,連用7天,以防傷口感染。這次手術很成功,主要是手術中嚴格掌握無菌操作,創口處理的也較好,再加上術后飼養管理良好,才使患羊達到一期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