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姜軍辭去公司副經理的職務,從親戚朋友處借了近10萬元,購買了200只生產母羊、8頭生產母牛開始了養殖業。剛開始接觸養殖業,什么也不懂,他就從有關養殖的書籍里翻閱牛羊飼養管理知識,遇到技術難題時,找畜牧技術人員請教或找相關的牧業電教片反復播放收看,細細琢磨透了“青貯飼草、怎樣選取優良品種牲畜、怎樣育肥”等一系列問題。
剛開始由于市場價格低,辛苦一年下來,不但不掙錢反而賠錢,姜軍也曾打過退堂鼓,但在團、連領導的鼓勵和團場優惠政策支持下,他堅持了下來。經過幾年的奮斗,他的牧群已初具規模,同時產生了可觀的效益。
近幾年,165團狠抓牲畜品種改良工作,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姜軍抓住這一機遇,發揮多年在養殖工作中掌握的人工授精技術,把羊群中的優質母羊挑選出來,建起了綿羊人工授精點。2004年有243只羊采取人工授精,受胎率達94.2%,229只生產母羊產羔348只,繁育率達151.97%;經過改良的羯羔生長發育要比沒有改良的羯羔快,每只出售的價格高出68元。2009年,他繼續對自己養殖的300只母羊實行人工授精,現在他養殖的薩福克肉毛兼用品改羊已達500只,去年秋季出售的80只羊每只賣到1000元,創165團有史以來最高價格,他的養殖業純利達30萬元,成為團場小有名氣的養殖狀元。
當談到今后的打算時,姜軍信心十足地說:我最大的希望就是成立養羊協會,通過示范帶動發展以薩福克、德國美利奴羊為主的優良品種羊,擴大養殖規模,帶動更多的養殖戶致富。
稿源: 新疆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