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產出后,迅速將口、鼻、耳中的粘液摳出,讓母羊添凈羔羊身上的粘液。如果羔羊發生窒息,可將兩后肢提起,使頭向下,輕排胸壁或用膠管向氣管徐徐吹氣。進行人工呼吸時,將羔羊仰臥,前后伸展前肢,同時用手掌輕壓兩肋和胸部。注意羔羊的保溫。在寒冷地區或放牧地區出生的羔羊,應迅速擦干羔羊身體,用接羔袋背回接羔室放入母子欄內。盡快幫助羔羊吃上初乳。母羊產后4-7天左右為初乳分泌期。第一天內的初乳中脂肪及蛋白質含量最高,次日急速下降。初乳中維生素含量較高,提別是維生素A。初乳中含有高于常乳的鎂、鉀、鈉等鹽類,羔羊吃后有緩瀉通胎便的作用。初乳中球蛋白含有較高的免疫物質。可見初乳營養價值完善,容易被羔羊吸收利用,增強其抵抗力。如果新生羔羊體弱或找不到乳頭時或母羊不認羔羊時,要設法幫助母子相認,人工另找保姆羊。對有病羔羊要盡早發現、及時治療,給予特別護理。
對于母羊和生后三天以內的羔羊,母子均應放入接羔室的母子欄內,三天以后轉到室外母子圈,氣候好時可趕到產羔用草地放牧。對體弱和母子不認的羊,應延長在室內母子欄內的飼養時間,直到羔羊健壯時再轉群。為便于管理,母子群的羊可在母子同一體側編上相同的臨時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