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癱瘓又稱乳熱病(milk fever)或低鈣血癥(hypocalcemia),是急性而嚴重的神經疾病。其特征為咽、舌、 腸道和四肢發生癱瘓,失去知覺。山羊和綿羊均可患病,但以山羊比較多見。尤其在2~4胎的某些高產奶山羊,幾乎每次分娩以后都重復發病。
此病主要見于成年母羊,發生于產前或產后數日內,偶爾見于懷孕的其他時期。病的性質與乳牛的乳熱病非常類似。
根據英國對約1 000只山羊的調查,1964年為0.5%,1968年為0.2%。挪威對40只山羊低鈣血癥發病時間的調查結果是:
產前1周之內 17%
正產羔及產后數日 2%
產羔后3周之內 20%
產羔后超過3周 37.5%
【病 因】
舍飼、產乳量高以及懷孕末期營養良好的羊只,如果飼料營養過于豐富,都可成為發病的誘因。
由于血糖和血鈣降低。據測定,病羊血液中的糖分及含鈣量均降低,但原因還不十分明了。可能是因為大量鈣質隨著初乳排出,或者是因為初乳含鈣量太高之故。其原因是降鈣素抑制了副甲狀腺素的骨溶解作用,以致調節過程不能適應,而變為低鈣狀態,而引起發病。
在正常情況下,骨和牙齒的含鈣量最豐富,少量存在于血液和其他組織中。鈣的作用是激發肌內的收縮。如果血鈣下降,其刺激肌內運動的功能便降低,甚至停止。
為了了解本病的發生實質,有必要簡述鈣在體內的動態變化過程。
圖5—34 泌乳羊體內鈣的動態變化
在非泌乳的山羊,鈣從食物中吸收入血,除了維持血液正常鈣水平以外,在維生素D和降鈣素的作用下,將剩余的鈣轉運到骨骼內貯存。當需要鈣的時候,在甲狀旁腺素的作用下,再從骨骼釋放到血液內(圖5—34)。問題是,母羊在產羔前后奶中的含鈣量高,對鈣的需要突然增多。雖然飼料中含有適量的鈣,但經腸道能吸收者很少,這就不得不將骨中的鈣再還回血液。
一般認為生產癱瘓是由于神經系統過度緊張(抑制或衰竭)而發生的一種疾病,尤其是由于大腦皮質接受沖動的分析器過分緊張,造成調節力降低。這里所說的沖動是指來自生殖器官,以及其他直接或間接參與分娩過程的內臟器官的氣壓感受器及化學感受器。
【病的發生】
低鈣血的含意僅指羊血中含鈣量低,并不意味著母羊體內缺鈣,因為骨骼中含鈣很豐富。它只是說明由于復雜的調控機制失常,導致血鈣暫時性下降。在產羔母羊,每日突然要產奶2~3kg,而奶中含量高,就使血鈣量發生轉移性損失,導致血鈣暫時性下降到正常水平的一半左右,一般從2.48mmol/l 下降到0.94mmol/L。
【癥 狀】
最初癥狀通常出現于分娩之后,少數的病例,見于妊娠末期和分娩過程。由于鈣的作用是維持肌內的緊張性,故在低鈣血情況下病羊總的表現為衰弱無力。病初全身抑郁,食欲減少,反芻停止,后肢軟弱,步態不穩,甚至搖擺。有的綿羊彎背低頭,蹣跚走動。由于發生戰栗和不能安靜休息,呼吸常見加快。這些初期癥狀維持的時間通常很短,管理人員往往注意不到。此后羊站立不穩,在企圖走動時跌倒。有的羊倒后起立很困難。有的不能起立,頭向前直伸,不吃,停止排糞和排尿。皮膚對針刺的反應很弱。
少數羊知覺完全喪失,發生極明顯的麻痹癥狀。舌頭從半開的口中垂出,咽喉麻痹。針刺皮膚無反應。脈搏先慢而弱,以后變快,勉強可以摸到。呼吸深而慢。病的后期常常用嘴呼吸,唾液隨著呼氣吹出,或從鼻孔流出食物。病羊常呈側臥姿勢,四肢伸直,頭彎于胸部,體溫逐漸下降,有時降至36℃。皮膚、耳朵和角根冰冷,很象將死狀態。
有些病羊往往死于沒有明顯癥狀的情況下。例如有的綿羊在晚上完全健康,而次晨卻見死亡。
【診 斷】
尸體剖檢時,看不到任何特殊病變,唯一精確的診斷方法是分析血液樣品。但由于病程很短,必須根據臨床癥狀的觀察進行診斷。乳房通風及注射鈣劑效果顯著,亦可作為本病的診斷依據。
【預 防】
根據對于鈣在體內的動態生化變化,在實踐中應考慮飼料成分配合上預防本病的發生。
假使在產羔之前飼喂高鈣日糧,其調控機制就會轉向調節這種高鈣攝入現象,不但將一定量的鈣輸送到骨中,而且要減少腸道對鈣鹽的吸收。如果這種機制于產羔后就加重了血來不及改變仍然繼續進行,加上從乳中排出鈣,導致低鈣血癥。相反地,如果在產前1周喂以高磷低鈣飼料,羊的代謝就會傾向于糾正這種突然變化現象。在此情況下,由于從骨中能動用鈣補充血鈣,就可避免發生低鈣血癥。所以在產前對羊提供一種理想的低鈣日糧乃是很重要的預防措施。對于發病較多的羊群,應在此基礎上,采取以下綜合預防措施。
1.在整個懷孕期間都應喂給富含礦物質的飼料。單純飼喂富含鈣質的混合精料,似乎沒有預防效果,假若同時給予維生素d,則效果較好。
2.產前應保持適當運動。但不可運動過度,因為過度疲勞反而容易引起發病。
3.對于習慣發病的羊,于分娩之后,及早應用下列藥物進行預防注射:5%氯化鈣 40~60ml, 25%葡萄糖 80~100ml, 10%安鈉咖 5ml混合,一次靜脈注射。
4.在分娩前和產后1周內,每天給予蔗糖15~20 g。
【治 療】
1.靜脈或肌內注射10%葡萄糖酸鈣50~100ml,或者應用下列處方:5%氯化鈣60~80ml, 10%葡萄糖120~140ml ,10%安鈉咖 5ml混合,一次靜脈注射。
2.采用乳房送風法,療效很好。為此可以利用乳房送風器送風。沒有乳房送風器時,可以用自行車的氣管子代替。
送風步驟如下:
(1)使羊稍呈仰臥姿勢,擠出少量乳汁。
(2)用酒精棉球擦凈乳頭,尤其是乳頭孔。然后將煮沸消毒過的導管插入乳頭中,通過導管打入空氣,直到乳房中充滿空氣為止。用手指叩擊乳房皮膚時有鼓響音者,為充滿空氣的標志。在乳房的兩半中都要注入空氣。
(3)為了避免送入的空氣外逸,在取出導管時,應用手指捏緊乳頭,并用紗布繃帶輕輕的扎住每一個乳頭的基部。經過25~30 min將繃帶取掉。
(4)將空氣注入乳房各葉以后,小心按摩乳房數分鐘。然后使羊四肢蜷曲伏臥,并用草束摩擦臀部、腰部和胸部,最后蓋上麻袋或布塊保溫。
(5)注入空氣以后,可根據情況考慮注射50%葡萄糖溶液100ml。
(6)如果注入空氣后6 h情況并不改善,應再重復作乳房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