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是省政府確定的十大農業主導產業之一,是當前我省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產業。然而,水產養殖的發展面臨養殖面積逐年縮減,發展空間受到擠壓,養殖基礎設施落后,養殖方式仍顯粗放等問題,有必要通過優化養殖基礎設施和機械裝備,推廣與設施裝備相配套的品種、模式和技術,以有效破解土地、季節、水源等障礙因素,提高生產效益,促進發展方式轉型升級。
設施大棚養殖模式具有提高單位產出和效益并能有效實現水產養殖可控的特點,符合我省漁業發展和扶持方向,是現代漁業的重要標志,也是加快我省現代漁業建設的必然選擇。根據省政府浙政辦發〔2009〕114號《關于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的意見》,我省的設施水產養殖業到2012年要求達到45萬畝,重點發展大棚溫室及其附屬設施、環境友好型池塘養殖設施、工廠化水處理系統與監控體系、深水網箱及其配套設施等。因此發展設施水產養殖業,既符合現代養殖產業發展需求,還與政府政策引導相統一,其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近幾年,大棚設施養殖主要集中南美白對蝦、甲魚、羅氏沼蝦等3個養殖品種,其中南美白對蝦大棚設施養殖、中華鱉新型溫室養殖發展較為迅速,是我們重點推廣的技術。
(一)南美白對蝦大棚設施養殖
南美白對蝦是近幾年浙江省重點培育的水產養殖主導品種之一。但受自然氣候條件限制,南美白對蝦在浙江室外池塘養殖時間只有5~6個月,不僅因為起捕時間相對集中,對蝦銷售價格偏低,影響生產效益,而且梅雨季節大量雨水入池,往往導致水質難以控制,病害高發。利用塑料薄膜的保溫作用進行大棚設施養殖,可以提前放苗、延遲起捕,實現兩茬反季節養殖,還可避開梅雨季節過多雨水入池,大幅度提高養殖成功率、養殖產量和經濟效益。因此,發展南美白對蝦大棚設施養殖是解決當前蝦病高發、促進增產增收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土地資源產出率、建設現代水產養殖業的必然選擇。
【增產增效情況】 目前我省南美白對蝦的大棚設施養殖主要有鋼架大棚養殖、鋼絲網大棚養殖和竹木結構的簡易大棚養殖三種類型。目前全省已建有南美白對蝦大棚養殖達到8403.4畝,其中鋼架、鋼絲網大棚3723.4畝。鋼架大棚養殖,類似工廠化養殖,一般需建墻搭鋼架棚,棚內建造面積2~4畝的小型水泥池,鍋底型中間排污,配套蓄水處理池,畝投資在12~15萬元,一年養殖兩茬對蝦畝產在3噸左右、畝凈利8~11萬元;鋼絲網大棚養殖是近幾年發展重點,它直接以池塘四周底部為起線進行搭建,棚內池塘面積5~10畝,水泥或塑膜扶坡,畝投資2~3萬元,高一些的達到5~6萬元,一般兩茬畝產在1噸以上、畝利潤在1.5萬元左右,是傳統露天養殖方式產量的3倍、效益5倍以上。竹木結構簡易大棚養殖,畝投資8000~10000元,兩茬畝產600~700千克、畝利潤5000~6000元。
【技術要點】
重點介紹鋼絲網大棚養殖的設施構建和配套的養殖技術。
1. 大棚構建
必須考慮池塘的保溫、防水和面積大等特點,要沿池塘四周東西朝向搭建大棚,面積控制在5~10畝,寬度控制在60米以內,能抗十級大風和12.5厘米的積雪厚度。
(1)設施用材。主要構件有立柱、橫梁、錨固梁、鋼絲拉繩、塑料薄膜、網片等,用水泥桿或水泥樁加鍍鋅鋼管作立柱,鍍鋅鋼管或加元鋼焊接作橫梁,鋼筋混凝土砼作錨固梁,鋼絲繩作牽繩,塑料薄膜作覆蓋,尼龍網作保護,做成“人”字式或圓弧型鋼絲網架大棚。
(2)大棚搭建。主要有兩種搭建方法。
①有框架大棚搭建。池塘中間設一排國家標準的10米電力預應力水泥桿立柱,高度10米(具體視池深和池寬而定),深埋池底3米,間距8米;用1.5寸熱鍍鋅鋼管和直徑10毫米元鋼焊接成框架,連接地面和立柱;池塘四周埋設用于固定大棚縱橫鋼絲繩的絆線樁,深埋1.8米,地面上高度0.2米,間隔1.5米;用直徑4.2毫米電力鋼絲繩作東西徑線、3.0毫米作南北緯線,結成網眼0.6米×1米的長方形鋼絲繩網架;并在池塘四周用混凝土澆筑一條排水溝。
覆蓋的保溫膜為農用無滴膜,厚度0.075~0.08毫米,拼接成整張后,覆蓋于縱橫鋼絲繩上,再用網片和縱橫絞絲繩固定。在大棚兩端山墻處設置進出口門。
②無框架大棚搭建。池塘中間設一排水泥樁加鍍鋅鋼管結構的中間立柱,高度6米,間距3米,埋入池底1.5米,其中池底下和水中2.5米部分四周用斷面15厘米×15厘米混凝土澆灌,水上部分留直徑60毫米、壁厚3.5毫米的鍍鋅鋼管;寬度較大池塘需設置邊立柱,高度隨棚高度而定,直徑可小些,但須埋入池底0.8米以上,間隔2米;橫梁選中間立柱同規格的鍍鋅管,長度為1~2個立柱間隔;池塘四周埋入深1.5米、間隔2米的60厘米×60厘米×50厘米預制塊,其上再現澆一圈鋼筋混凝土錨固梁,規格60厘米×35厘米,內設4~5根直徑12毫米螺紋鋼,每隔30厘米扎一道箍筋、并預留拉繩拉鉤;選用直徑3.5毫米熱鍍鋅鋼絲繩,兩端固定在錨固梁上,其中直鋼絲繩與橫梁垂直,中間與橫梁相交,間距30~35厘米,橫鋼絲繩與橫梁平行,在直鋼絲繩上方,間距100~120厘米;直鋼絲繩上方、橫鋼絲繩下方鋪設薄膜。
(3)注意事項。一是鋼絲繩必須用緊固夾扎緊,固定好,使鋼絲拉繩和薄膜連在一起,降低整張薄膜的張力;二是搭建時,不要將保溫膜弄破;三是池塘四周的保溫膜必須壓實,避免刮風時將膜吹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