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狀:養魚池以長方形為宜,東西長、南北寬,長寬之比在(4~6):1左右,根據地形和蝦池規格及蝦場整體布局,寬度一般為40~60米。
2.面積:蝦池面積小,水環境不易穩定,面積大有利于增加池水的溶解氧,而且還能保持水質的穩定,但面積過大也不利于生產作業和管理。因此,一般單養蝦塘以3~5畝為宜,而以蝦為主的蝦魚混養塘則以8~10畝為宜。
3.水深:蝦池水深一般在1.5米左右,池埂要有一定的坡度,池中央要有集蝦溝。塘中最好長有高等水生植物、底棲動物(如螺螄等)、附生藻類等,這些種類既能調節水質,也能作為蝦的餌料,還能作為隱蔽場所。
4.食臺:精養蝦塘主要依靠人工投飼,因此食臺是必不可少的。選擇灘腳較長的塘邊,在水面下40~80厘米處建寬度不小于2米的食臺,供蝦攝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