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蝦白尾病的癥狀:
主要癥狀為蝦體腹節肌肉呈現乳白色的混濁狀,所以稱肌肉白濁病。疾病早期通常先在第四腹節背部肌肉呈現一米粒狀乳白色混濁斑點;隨著病情加重,混濁斑點先向蝦體后段擴展至尾節基部,然后再逐漸向第三、二、一腹節擴展,直至病蝦除頭胸部和尾節外,腹節的肌肉全呈乳白色混濁狀。
患病個體活力明顯減弱,在池塘中多呆滯棲息于池邊淺水區的草叢上,攝食減少直至停食死亡。在潘狀幼體階段,健康幼體在水中通常集群作旋轉狀游動。患病初期則作不集群的分散沉浮游動,隨后食欲減退,體色無光澤,逐漸變黑,最后沉臥池底而死。
皮皮蝦白尾病的治療方法:
(1)對有發病征兆的幼體孵化池,全池遍灑聚乙烯吡咯烷酮碘(PVP—I,含有效碘5%),每立方米水體放藥0.5毫克,收到較好效果。
(2)仔蝦培育池,必須先將水變肥,透明度在30-40厘米時,再外潑一種復方消毒藥,每立方米水體放藥0.5-1毫克,同時內服藥飼(蝦健康1號或強克99),并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C,可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