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熊也稱水熊蟲(Water Bear),人稱小美,是對緩步動物門(Tardigrata)生物的俗稱,有記錄的約有900余種,其中許多種是世界性分布的。水熊是地球上已知生命力最強的生物,可以在沒有防護措施的條件下在外太空生存,在喜馬拉雅山脈(Himalaya mountains)(6000m 以上,曾在5546米處發現過)、溫泉、南極和深海(4000m 以下)都能生存。那么水熊蟲的危害,水熊蟲對人有害嗎?水熊蟲怎么殺死
水熊蟲特點1、水熊體型極小,最小只有50微米,而最大的則有1.4毫米,必須用顯微鏡才能看清,身體表層覆蓋著一層水膜,該水膜用于避免身體干燥,同時可呼吸水膜中的氧氣。
2、水熊是地球上已知生命力最強的生物,可以在沒有防護措施的條件下在外太空生存,在喜馬拉雅山脈(Himalayamountains)(6000m以上,曾在5546米處發現過)、溫泉、南極和深海(4000m以下)都能生存。
3、緩步動物門(Tardigratal)可分為:
異緩步綱(Heterotardigrada):如水熊蟲(Waterbears)
中緩步綱(Mesotardigrada)
真緩步綱(Eutardigrada):如緩步蟲(Macrobiotus)
水熊蟲有哪些危害?水熊蟲只是一種生活在苔蘚等潮濕環境下的低等緩步類動物,對環境、對人類都無害。
怎么做能夠消滅水熊蟲?1、水熊蟲如何“長生不老”?
水熊蟲的絕招是所謂的“隱生”(cryptobiosis),把生命代謝放慢到幾乎停止的程度。進入休眠態時,它的身體含水量可以降到僅僅3%,是名符其實的“脫水”。但是只要把水加回去,水熊蟲就能像瓷實麥克一樣復生,用它名為“口針”的特殊口器刺穿藻類等生物,吸取里面的營養。
“它們可能是我們所知的動物中最極端的生存專家”,北開羅萊納大學的生物學家鮑勃·戈德斯坦(BobGoldstein)。“人們老說什么‘殺不死的小強’,照我看,等蟑螂都死到不能再死的時候,我們還能找到脫水的水熊蟲,加了水之后還能活蹦亂跳。”
這種脫水“冬眠”并不是只睡一個冬天,這和真的熊可不一樣(水熊蟲是無脊椎動物)。據我們所知,水熊蟲脫水至少十年后還能照常復蘇,只是可能會發現它們的衣服突然不時興了。
它們可以承受的輻射劑量數百倍于人類。它們對熱水也沒什么意見——哪怕是150攝氏度的熱水。所以問題是,為什么?為什么要演化出這種存活能力,能在只有科學家實驗室搞出來的低溫和高壓里生存呢?在人類誕生之前,地球上根本就沒有出現過這種環境啊!
水熊蟲甚至沒有生活在那些極端環境里,比如某些細菌喜歡的沸騰熱泉。所以過去這些年來人們愛說它是“嗜極端生物”,這并不合適。它能忍受這些極端環境并不意味著它就會主動去尋找。
事實上,它們最喜歡的是世界各地最經典最常規的土壤、沙地和苔蘚。我是說,你是愿意住在沸酸湖里的青旅呢,還是愿意在沙灘度假上喝藻類雞尾酒呢?
但這不意味著水熊蟲的天堂里沒有麻煩。“如果你生活在土壤里,”戈德斯坦說,“脫水的威脅是無處不在的。”比方說,如果太陽曬干了土壤表面的話,一種策略是往土壤深處鉆,但“如果你鉆得太深,食物就不怎么多了。所以它們的生活很可能像是走鋼絲,既要獲得食物,又要面對曬干的危險。”
2、水熊蟲的天敵
緩步動物(水熊)的天敵,包括線蟲、其他緩步動物、螨類、蜘蛛、彈尾目和昆蟲的幼體。
“長生不老”竟是靠偷更多
科學家發現水熊蟲約有6000種基因來自其他物種,占它基因總數目的約六分之一。他們推測,水熊蟲的神奇能力可能與外來基因有關。它們能脫水和通過吸水重獲新生,因而能夠從環境中吸收包括DNA在內的各種分子,而且它們非常擅長修復DNA,修補脫水造成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