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魚生小魚前不愛動,依靠在水草邊,腹部會出現膨脹,并隱隱有發黑的癥狀,產卵管部位突起并且明顯下墜,這樣的情況過2至3天就會產仔。
金瑪麗魚生小魚前兆
金瑪麗雌魚的腹部膨脹并伴有發黑現象,同時,仔細觀察雌魚的肛門部位,如發現產卵管呈點狀突起或明顯下墜拖出,經常待在水草邊不喜動,那么,雌魚在2-5天內,定會生產仔魚,只需將雌魚單獨放置到繁殖缸即可。金瑪麗魚怎么繁殖金瑪麗是一種小型的卵胎生魚類,直接生小魚,繁殖容易。瑪利魚進入性成熟期以后,幾乎每隔35天左右,即可生產一次仔魚。雄魚背鰭高而寬,臀鰭呈尖形:雌魚個體較大,臀鰭呈圓形,繁殖水溫26℃左右力宜,雌雄比例為1:2。將密植水草放入繁殖箱中,待雌魚腹部膨大,撈出雄魚,每條雌魚每次產仔30~50尾。仔魚產出后即可游動攝食。
為獲得奇異而漂亮的瑪麗魚,選種上采用兩種方法:一是近親繁殖,二是品系繁殖。近親繁殖是指有密切血統關系的個體之間進行交配,這種方法可以凈化和固定遺傳形質,以產生一個品系。但此種方法不宜連續采用超過4代,否則會因遺傳異而出現生理缺陷,如魚體變小、繁殖力減退、色澤不美等。品系繁殖是讓有血緣相關的魚相互交配,但血緣關系并不很密切,采用這種方法可以把一個固定的品系繼續不斷地繁殖下去。
為維持優良品系,應嚴防混交、亂交,故雌雄魚必須分養;在需要的時候,選擇適當的親魚放入水族箱內進行繁殖,并作好記錄——何種雌魚與何種雄魚進行雜交,以便日后選取何種性別的魚與它們的后代進行回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