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樓狗叫歡,二樓竹鼠俏,三樓豪豬是個寶,樓頂肥鴨呱呱叫。”
近日,這熱鬧的場面出現在柳城縣馬山鄉農民韋龍金的家里,他在自家三層小樓的有限空間里發展特色養殖,打造出一個效益可觀的農家“動物園”。
竹鼠是農家“動物園”里的第一個“住戶”。1998年,韋龍金家里建起了兩層小樓,夫妻兩人住著頓時覺得人少空間大。當時馬山鄉正興起一股竹鼠養殖熱潮,不少人因“鼠”致富,韋龍金便想乘著這股“東風”,用二樓的一個房間來養殖竹鼠,既能合理利用空間,又能多一份收入。
2010年,竹鼠養殖業已發展成為馬山鄉的優勢產業之一,當地有三分之一的農民養殖竹鼠。韋龍金的養殖規模也由一間房變成兩間房,養殖竹鼠200多只,年賺6萬多元,家里的小樓很快也建起了第三層。 第三層是接著跟風養殖竹鼠,還是另辟蹊徑發展其他項目?目光長遠的韋龍金開始仔細琢磨這個問題。
“我無意中在中央七臺收看到豪豬的養殖節目,說是很容易飼養,而且肉質細膩、味道鮮美,豪豬刺還能做藥材,可謂全身都是寶,我就想試著養養看。”萬事俱備,他果斷投入4萬元,從湖南種豬場買進了10只豪豬種豬,在三樓建起了一個個小豬圈。 三年后他從一知半解的“門外漢”變成現在的“豪豬專家”。
如今,在韋龍金的悉心照料下,豪豬由原來的幾公斤長為十多二十公斤,由10只繁殖到40只,已經有廣東、深圳等地的老板來向他下訂單,豪豬肉每公斤高達180元,箭刺每公斤200元,豪豬是農家“動物園”里 最值錢的“寶貝豬”。
“我打算再拓展些空間,試著養殖一些山雞,把家里的養殖規模再擴大。”嘗到特色養殖甜頭的韋龍金信心滿滿,開始規劃下一步的規模養殖之路。 在柳城縣,像韋龍金這樣的農民還有很多,他們眼光獨到,敢想敢干,他們養天鵝、養孔雀、養鴕鳥……
特色養殖業呈現出遍地花開、越開越艷的發展態勢。“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著力促進農民增收,保持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助農增收不僅僅需要農業部門的積極引導和技術幫扶,更需要農民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增收主體的能動作用,從而形成政府、企業、農戶三輪甚至多輪并行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