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民養出一條條活蹦亂跳的草蝦,穿著青蛙裝走進魚塘養蝦,40歲的顏榮宏是中山大學EMBA的碩士高材生,放棄10萬的補教工作回鄉養蝦,現在收入可以超過200萬元,他擁有碩士學歷。
七、八年前因父親重病,被迫接手家里的魚塘養殖工作,開始嘗試導入生態魚塘、藥草飼料及科技養殖,顛覆老一輩漁民只憑經驗的養殖模式。
顏榮宏表示,過去臺南是草蝦養殖王國,但因蝦類病毒肆虐,草蝦養殖已大不如前,目前臺灣民眾所食用的草蝦大多為東南亞及印度進口,而在臺灣的草蝦養殖風險相當大,漁民也多采養混方式,一般約三十尾斤或四十尾斤就收成。
他說,去年五月放養了二分地、二十萬尾蝦苗的專養蝦池,除了透過微生物制劑控制水體環境,并嘗試利用中山大學環工所楊金鐘教授技轉的「電化學及電混凝過濾系統」,降低蝦病毒的誘發及過濾來降低水體病毒數,并為蝦體、池水、底泥做定期病毒監測。
顏榮宏放養七個月的草蝦,成功養出十尾斤的大草蝦,每一尾都有一兩多重。他說,這么大的草蝦都是辦桌級的,一斤產地價約三百五十至四百元之間,最近采收一下子被搶光光。
顏榮宏表示,由于越來越敏感的監測儀器的運用,未來臺灣將進入一個全新養殖時代,透過微生物來抑制環境中的病毒使其達到恒定的技術,將可創造健康養蝦的新紀元。
補習班教書教得好好的,為什么要來做?很多人為問到。
他說:“做養殖業沒什么不好,到科技廠工作也只是當高級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