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池塘養殖還是稻田養殖,小龍蝦逃脫都是我們“蝦農”很頭疼的問題。前面我們講過稻田小龍蝦養殖常用的3個防逃措施,今天我們著重講一下如何稻田養殖如何建造田埂來防止小龍蝦打洞逃跑!
如何建造田埂來防止小龍蝦打洞逃跑?
1、小龍蝦的養殖場地應該選擇進排水方便,水源處沒有污染的地方,土壤以壤土為佳,不可以是沙土地。選用壤土一個是方便后期小龍蝦塘留的住水分,另外一個放面是小龍蝦會打洞,壤土打洞不容易坍塌。
2、小龍蝦養殖池塘的面積可大可小,池塘大方便管理,池塘小容易出蝦。淺水區的水深在0.6~1.5米之間,深水區的水深在一米五以上。小龍蝦塘四周的堤壩要有一定的坡度,一般保持在一比二到一比三之間,因為小龍蝦主要在四周活動,在有坡度的情況下,可以增加小龍蝦的活動面積和打洞面積。小龍蝦養殖塘一般建成長方形,因為同等面積下,長方形的周長更大,而剛剛也介紹了,小龍蝦主要在四周活動。
防止小龍蝦逃跑田埂設計示意圖
3、小龍蝦塘四周的堤壩必須是泥土進行護坡,沙土不宜,壤土為佳,不可以是水泥池,因為小龍蝦是要進行打洞棲息的,包括小龍蝦的繁殖也是在洞內進行的。堤壩的寬度,至少在1米以上,主要是防止小龍蝦打洞的時候(小龍蝦打洞的洞深一般在750px到2000px之間)把堤壩給打穿了。小龍蝦有上岸逃逸的習性,應該在小龍蝦塘的四周加上防逃網。
稻田小龍蝦養殖三個防逃措施
1、在稻田周圍安插高為 55 厘米的硬質鈣塑板作為防逃板,將其埋入田埂中約15厘米,每隔 75 一 100 厘米處用一木樁固定,注意四角應做成弧形,以防止小龍蝦沿夾角攀爬外逃;
2、在易澇的低洼稻田,采用麻布網片、尼龍網片、有機紗窗和硬質塑料薄膜共同防逃。方法是選取長度為 1 . 5 一 1 . 8 米的木樁或毛竹,削掉毛刺,一端削成錐形或鋸成斜口,沿著田埂將這種樁打人土中 50~60 厘米,樁與樁之間隔 3 米左右,并呈直線排列,田塊拐角處呈圓弧形。然后用高 1 . 2 一 1 . 5 米的密網固定在樁上,圍在稻田四周,在網上內面距頂端 10 厘米處縫上一條寬 25~30 厘米的硬質塑料薄膜即可,一防逃膜不應有褶,接頭處光滑且不留縫隙。
3、小龍蝦很容易從進、出水口逃逸,因此在修筑進、出水口時,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進水渠道建在田埂上,排水口建在蝦溝的最低處,保證灌得進、排得出。此外,還要定期對進、排水總渠進行整修。稻田的進排水口用鐵絲網和雙層密網防逃,也可用柵欄圍的方法,既可以防止小龍蝦在進水或下大雨的時候外逃,同時也能起到防止蛙卵、野雜魚卵及幼體進入稻田危害蛻殼蝦的作用。為了防止夏天雨季沖毀堤埂,稻田還應開設一個溢水口,溢水口應雙層密網過濾以防止小龍蝦乘機逃走。
為了檢驗防逃設施的可靠性,在規模化養殖的連片養蝦田外側,可以修建一條田頭溝或防逃溝,在溝內長年用地籠捕撈小龍蝦,因此它既是進水渠,又是檢驗防逃效果的一道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