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隨著氣溫升高,南方降雨增多,小龍蝦也進入疾病高發期,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小龍蝦健康生長,安安穩穩過“紅五月”?我們提倡“水”“草”結合,立體防控。
1 水
水,即為水質,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養殖小龍蝦,亦是如此。由于小龍蝦環境適應能力強,人們便誤以為其在任何水體下生長均沒關系,甚至水越臟,長得越好。
水溫——小龍蝦適宜水溫為24℃-30℃,當溫度低于20℃或高于32℃時,生長率下降,水溫15℃以下時幼體成活率極低。飼養水域晝夜溫差不能過大,仔蝦幼蝦晝夜溫差不要超過3℃,成蝦不要超過5℃,否則會造成重大損失。
溶氧量——處于低氧和水質過肥或惡化的環境中會影響淡水小龍蝦的蛻殼速率,影響到淡水小龍蝦的生長。
水位——進入夏季一般池塘養殖小龍蝦水位保持在1米左右,小龍蝦有在水位上方打洞的習性,水位不能忽高忽低,否則小龍蝦重復打洞易消耗小龍蝦的能量,造成減產。
換水——適時換水平時定期或不定期加注新水,原則為蛻殼高峰期不換水,雨后不換水,水質較差時多換水。一般每7d換水1次,高溫季節每2~3d換水1次,每次換水量為池水的20%~30%,同時使用“生物爽水王”,使水質保持“肥、活、嫩、爽”。
PH——池水的ph值保持在7.5-8.5之間,要經常加注新水,調節水質。
此外,水體亞硝酸鹽,氨氮含量都將影響小龍蝦生長,希望養殖朋友們經常檢測水質。亞硝酸含量高時,建議微生物制劑“亞硝分解精1號”,連用3天,可有效降低亞硝酸鹽,安全可靠。
2 草
草對于小龍蝦啊也是至關重要,缺少水草的水體,一溶氧量不足,二沒有可以休息之地,三脫殼時沒有庇護所,四無法提供植物性餌料及動物性餌料,因此易產生的應激反應,影響生長。
在小龍蝦養殖池塘中栽植的水草主要有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三類。沉水植物的主要品種有:金魚藻、伊樂藻、苦草、菹草、馬萊眼子菜等;浮水植物的主要品種有:水花生、水葫蘆、水浮蓮、浮萍等;挺水植物的主要品種有:蘆葦、慈姑、香蒲等。
水草種植應注意勤割水草,控制水草高度,保持水草鮮活;水草缺少時及時補種。
在“水”“草”結合,立體防控下,可以有效的降低小龍蝦發病率,減少病菌滋生,同時我公司與中美合作,專利配方“小龍蝦護衛劍”為您保駕護航,過個安安穩穩“紅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