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水產

                澳洲淡水龍蝦池塘生態養殖試驗

                編輯:執念  時間:2020-05-23   瀏覽:

                  澳洲淡水龍蝦學名紅螯螯蝦,是目前世界上最名貴的淡水經濟蝦種之一。它原產于澳洲北部的熱帶地區,因粗壯威武酷似海中龍蝦,故稱為澳洲淡水龍蝦。近年來,澳洲淡水龍蝦以其豐富的營養價值、鮮嫩的肉質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深入挖掘澳洲淡水龍蝦的池塘養殖技術,對于推廣和探索澳洲淡水龍蝦的生態養殖,推動我國水產業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2014年在鷹潭一龍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養殖基地進行池塘生態養殖澳洲淡水龍蝦試驗,獲得良好效果。

                  1、材料與方法

                  1.1 池塘要求和條件準備

                  1.1.1 池塘要求

                  池塘選擇在生態環境良好,遠離污染源,保水性能好,水源充足、地面開闊、地勢略帶傾斜的地方。本次試驗基地位于鷹潭市余江縣楊溪鄉璜源村,池塘為水田改造而成,長方形,長寬比為1:3,面積10畝/個,淤泥10cm,池埂上設有防逃墻,高出池埂面60cm左右,并設有倒檐結構,以防青蛙、老鼠等敵害生物進入和淡水澳洲龍蝦逃走;水源引自基地上游水庫,水質良好、清新、無污染,養殖過程中水深控制在1-1.5m,ph值7.6-8.2,硬度700-800mg/L,進排水系統分開,且都設有防逃網,網目孔徑40目。

                  1.1.2 曬塘、種草及清塘除野

                  年底前將池塘水放干并進行曬塘、清塘工作,經過近3個月的暴曬,池塘中雜魚等其他物種基本殺死,同時起到消毒殺菌作用。3月初進行種草工作,經過前期試驗比較,本次試驗選種伊樂藻和輪葉黑藻。種草工作開始之前,將池塘水位加至10cm,每畝用50-80kg生石灰兌水拌漿全池潑灑消毒清野,待水中pH值回歸到7.6-8.2正常值后進行播種操作,種草橫豎都整齊劃一,間距2m,種草面積占池塘面積的1/2,隨著水草的生長,水位逐漸加高,較淺的水位可保證水草得到充分光照。10天后,注入新水至0.8m左右。加注新水時,應用40目孔徑的網罩過濾,以防敵害生物進入。放苗前7天用微生物制劑、育藻膏等培育水體菌相和藻相。

                  1.2 放苗

                  1.2.1 放苗時間

                  放苗時間一般是在4-5月,水溫穩定升至18℃以上時,放苗宜選擇晴朗天氣的早晨或傍晚投苗,避免陽光直射,在放苗前還需用少量蝦苗試水,看水體是否還殘留有毒物質,放苗時進行泡袋調溫,等袋內水溫和池塘水溫接近一致時(溫差不超過2℃),解開袋子,讓蝦苗游入池塘。本次試驗投苗時間為4月29日的早晨,天氣晴,微風。

                  1.2.2 蝦苗的選擇、密度及套養品種

                  蝦苗應選擇體表光潔亮麗,肢體完整,無病無傷活力強的苗種,經養殖實驗表明0.8-1.5cm的蝦苗成活率一般只有50%,2.5cm以上規格的蝦苗一般能達到80%的成活率。試驗選用的苗種都為鷹潭一龍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自繁苗種,規格3cm/尾,平均每畝投苗3500尾,投苗總量為7萬尾。每畝套養白鰱20尾,500g/尾,花鰱10尾,400g/尾。

                  1.3 養殖管理與捕撈

                  1.3.1 飼料投喂

                  市面上目前尚無澳洲淡水龍蝦專用的配合飼料,該蝦食性雜,可投喂蝦蟹配合飼料、南瓜、魚糜、螺、蚌等。試驗主要投喂的是34%蛋白的配合飼料(浙江某飼料公司定做)、優質海魚、生南瓜。每個月投喂優質海魚3天,南瓜7天,配合飼料20天,日投喂量為體重的3%,其中早上投1%,傍晚投2%,具體以蝦2小時之內吃完為好。特殊天氣少投或者不投,8、9月高溫季節,適當增加植物性餌料。

                  1.3.2 日常管理

                  投苗后水位控制在0.8-1m,半個月后逐漸加至1m以上。之后每10天加注一次新水,每20天用生石灰是和礦物粉調節一次水體pH值和硬度,視水質情況施用微生態制劑和有機肥,保持水質“肥、活、嫩、爽”,透明度控制在30cm左右。注意潑灑生石灰和施微生物制劑的時間最好間隔7天以上。

                  堅持每天早晚巡塘,一是檢查防逃設施是否完好;二是清除池塘中蛙卵、水蛇等敵害生物;三是檢查食臺剩餌量,以調整投喂量;四是看是否有大批的蝦在岸邊聚集,是否有行動遲緩的蝦和死蝦,有的話及時采樣檢查看蝦是否有問題,及時對癥下藥。

                  1.3.3 病害防治

                  澳洲淡水龍蝦抗病力強,自引進以來還未發現爆發性、流行性疾病,但隨著集約化養殖的提高,病害防治工作不可掉以輕心,防治工作要以防為主,下塘前做好池塘清塘工作,蝦苗要進行體表消毒;平時注意調節水質,保持水體溶氧充足,維持水環境的良好穩定;投喂要注意不過量,餌料要營養全面,無變質,定期內服多維、三黃粉增強蝦苗體質。目前已見的幾種病原體主要是寄生蟲、藻類和某些細菌。一般寄生蟲可以用硫酸銅與硫酸亞鐵合劑潑灑或掛袋把其去除,也可用1-2×10-6的高錳酸鉀液或飽和鹽水浸洗。

                  1.3.4 捕撈運輸

                  澳洲淡水龍蝦養殖5個月后,規格達到50克/只以上時,可捕撈上市;該蝦耐干能力強,用長寬高80×60×40cm的泡沫箱一次可運輸15kg成蝦,裝箱時一層水草、一層蝦,高溫天氣泡沫箱內置冰袋,使箱內溫度控制在14℃上下,用此方法運輸可保證蝦24小時無損傷。實驗在9月中旬開始捕捉成蝦上市,采用蝦籠張捕,捕大留小。

                  2、結果

                  9月中旬至11月底捕撈結束,試驗池塘共收獲成蝦6872.6kg,平均規格111克/尾,成活率88.1%,平均畝產343.6kg,總產值96.2萬元,畝均產值4.81萬元。總成本41.5萬元,其中苗種10.5萬元,飼料(包含優質海魚和南瓜)12.2萬元,塘租2萬元,固定資產折舊費4萬元,人工費用8萬元,水電、用藥調水等其他費用4.8萬元。純收入54.7萬元,平均畝利潤2.7萬元。

                  3、分析與討論

                  作為一個引進的新品種,試驗結果表明澳洲淡水龍蝦具有很多優勢,有較強市場競爭力,但目前澳洲淡水龍蝦養殖業受到蝦苗供應量少價格高、養殖周期短、流通銷售環節還不夠完善的限制。若要發展大規模養殖需在以下方面下功夫:①改進繁殖孵化技術,增加蝦苗產量與育成率,引導更多育苗企業參與淡水澳洲龍蝦的繁育。②選育開發耐低溫品種,開發澳洲淡水龍蝦專用飼料,延長養殖周期,提升養殖效率。③積極培育市場,拓寬銷售渠道,改進營銷模式,可比照大閘蟹的開發推廣模式促進產業與地方經濟發展。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