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原螯蝦(Procambarus clarkii),又稱紅色沼澤螯蝦、小龍蝦或克氏螯蝦,原產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國南部,在動物分類學上隸屬甲殼綱,十足目,螯蝦科,原螯蝦屬。1918年移植到日本的本州,大約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期由日本引入南京,開始在南京及其郊縣繁衍;由于該蝦適應性廣,生命力和繁殖能力強,對水質要求不高,很快遍布長江流域的每一個角落,并成為歸化于我國自然水體的一個種。最近十幾年,種群發展特別快,在有的湖泊和地區已成為優勢種群,已成為我國淡水蝦類中的一種重要資源。
一、 生產條件
1 塘口要求:每個塘口面積不要太大,一般以2-3畝為宜,池深1.5米、蓄水0.6-1.0米,池埂頂寬度要1.5米以上,內坡坡比要1:3,足量的緩斜邊坡有利于小龍蝦掘穴打洞,營造棲息、蛻殼的隱蔽場所。
2 苗種:稚蝦體長要求在1厘米以上,蝦種要3里面左右,同池的苗要規格一致、一次放足、附肢齊全、體色鮮亮、無病無傷、行動敏捷、爬動有力,選苗最好是人工育苗,若是野生苗,應經過一段時間馴養,降低其好斗性再投放,較少互殘,提高成活率。
3 飼料:蝦為雜食性,在飼料組合中,要注意葷素搭配,其中青蝦飼料要占總投飼料80%以上,在飼料中要定期添加1‰的蛻殼素、蛋殼粉和適量的磷、鐵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以滿足小龍蝦正常的蛻殼、生長需要
4 日常管理:(1)堅持巡塘檢查(2)注意水質變化(3)搞好防逃(4)加強蛻殼蝦的管理(5)嚴防龍蝦打洞
5 病害:小龍蝦適應性廣、抗病力強、在養殖期間一般很少發病,但蝦病感染源復雜、傳染快、一旦發病治療難度大,因此應該堅持“無病先防、有病早治、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重點在清楚病源,切斷傳染途徑,改良水域生態環境等方面下功夫。
二、成本以及利潤分析
以古田縣龍蝦養殖基地63畝為例,經過4個多月的養殖,9月10日開始起捕,工收獲商品蝦25600千克,平均體重16.64,成活率80%
其中一共投餌23000千克,餌料系數0.9,系數較低,與培養美女蚤作為動物性餌料有關,餌料成本184000元,苗種48000元,藥品40000,電費60000,人工費72000元,塘租112000元,總收入1126400元,扣除各項成本后,總利潤610400元,經濟效益可觀
綜上所述,小龍蝦養殖成本低而且回效比較快,是養殖業中比較有前景的一個養殖項目,但是養殖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大家不能光看到賺錢的可能,也要注意風險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