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尾魚

劍尾魚:別名紅劍魚_藍劍_黃劍_白劍_雙劍_鴛鴦劍_紅雙劍_紅單劍_日光劍_日光單劍,為鳉形目、花鳉科、劍尾魚屬、鳉魚系列品種,原產于北美洲墨西哥、危地馬拉。
容易雜交變異產生新品種,常見有紅劍、黃劍、白劍、黑鰭紅劍、黑鰭白劍、鴛鴦劍等。鰭形有尾鰭上下葉均延長似劍的,有背鰭、尾鰭長大的。
生存環境:汽水
最大長度:10cm
形狀分類:梭形
顏色分類:紅色_藍色
活動區域:中上
飼養難度:較易
性情習性:活潑_溫和
適宜溫度:23℃±3℃
酸堿范圍:7.2±0.3
硬度范圍:10±6
壽命年限:3年
食物飼料:雜食_油膜
劍尾魚形態特征 >
體形與月魚相似,但尾柄較長,背鰭居中,腹鰭腹位。野生可達l0-12cm,人工飼養后小型化,約7-8cm。體色橄欖色,鱗片邊緣褐色。兩側中部有一條紫紅色條紋,從鰓蓋后起直至尾部,條紋上下有淺藍色鑲邊。劍尾呈綠色或橙色,邊緣黑色。背鰭上有紅斑點。野生體色呈青藍色,所以又稱藍劍。
劍尾魚飼養方法 >
適應能力很強,喜弱酸至微堿性水質,密植水草,可耐受16-18℃的低溫。食性雜,可攝食各種餌料,還會吸取水面油膜。雖有“劍”,但并不好戰,它們性格溫和、善良,從不欺凌弱者,可混養。雌劍尾魚有性逆轉現象,仔魚中總是雌魚多于雄魚,一部分雌魚在成長中會變成雄魚。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至今尚無定論,但雄魚不會轉變成雌魚。
劍尾魚雌雄分辨 >
劍魚6-8月齡性成熟,雌雄容易分辨,雌魚色澤不如雄魚鮮艷,無劍尾。雌魚尾鰭外緣弧形,無劍尾,較雄魚體肥大。雄魚各鰭較尖,有延長似劍的尾鰭,甚至超過體長。
劍尾魚繁殖方式 >
卵胎生,雌雄親魚比例為5:1,成熟親魚在溫度適宜,餌料、環境優良的條件下,每隔4-5周繁殖1次,每次產仔魚20-30尾,多的近百尾。適宜繁殖水質硬度6-9度,氫離子濃度63.09-100nmol/L,PH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