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貓魚

玻璃貓魚:別名幽靈魚_咖啡玻璃貓_貓頭水晶魚_玻璃缺鰭鯰,為鯰形目、鯰科、缺鰭鯰屬、鯰魚系列品種,原產于亞洲泰國、馬來西亞、印尼。
通體透明,骨骼清晰看見,內臟占全身的5%,觀賞價值極高,能為魚缸增添靈動之美。在水中快速游動時,只見模煳魚影晃動,因此也被稱為幽靈魚。
生存環境:中性
最大長度:14cm
形狀分類:刀形
顏色分類:灰色_透明
活動區域:中層
飼養難度:較難
性情習性:膽小_群游
適宜溫度:23℃±3℃
酸堿范圍:6.8±0.3
硬度范圍:7±3
壽命年限:7年
食物飼料:活餌
玻璃貓魚形態特征 >
強光照射下,僅能看到黑色頭骨與一條嵴椎,其余部位通透似玻璃。外形似柳葉,吻處略尖,長有兩根如貓的長觸須,可前伸或自由轉動,用于探測水流及障礙物。胸腹部位較短,略微鼓起。還有一種玻璃貓的變種,也為透明,但顏色略為淺褐色,被稱為咖啡玻璃貓。
玻璃貓魚飼養方法 >
喜偏中性水質,不喜四處游動,在害怕時會躲在陰暗的角落中,宜成群飼養。建議密植水草配置沉木或石材以供其躲避隱藏。對水溫的變化相當敏感,18℃以下時,透明的身體會發白,蒼白無力,逐漸蜷縮僵硬,甚至死亡。喜食活餌,也可投喂薄片飼料、豐年蝦、紅蟲、線蟲、絲蚯蚓等。性情平和,不應單養,也不可快速且有攻擊性的魚混養。適有水草與沉木躲避的缸中飼養,可以和小型魚混養。
玻璃貓魚雌雄分辨 >
玻璃貓魚繁殖方式 >
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