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蒂燈

凱蒂燈:別名紫衣凱蒂燈_彩裙摩莉燈,為鯉形目、脂鯉科、魮脂鯉屬、扯旗系列品種,原產于南美洲巴西塔巴荷斯河上游的支流特利斯皮里斯。市售的絕大多數個體都是國內或德國養殖場的人工繁育個體,真正的美麗野生個體極為罕見。
性情溫和、體型嬌小的觀賞魚,是少數擁有黃色色彩的小型燈魚。成熟雄魚有優雅的背鰭及臀鰭,腹鰭生長成拉絲狀,各鰭翅呈橘子色,配合紅藍雙色的眼睛及深藍色的尾柄斑,是南美加拉辛當中,色彩與外觀最華麗的品種之一。
生存環境:弱酸
最大長度:3.5cm
形狀分類:梭形
顏色分類:粉色_黃色
活動區域:中層
飼養難度:中等
性情習性:溫和
適宜溫度:24℃±3℃
酸堿范圍:6.4±0.4
硬度范圍:6±4
壽命年限:3年
食物飼料:雜食
凱蒂燈形態特征 >
凱蒂燈家族共同的特征為寬闊的背鰭及臀鰭,及尾柄斑紋。當強勢者處于興奮狀態時,鰭翅更會展示出血紅的色斑。其亞種紫衣凱蒂燈,體色呈珍珠色,尾鰭上下葉為橙紅色雙紅尾表現,背鰭及臀鰭呈淡淡的紫彩,因此得名紫衣凱蒂燈。
凱蒂燈飼養方法 >
性情溫和,不會咬其它的魚。但是在一些極端情況下,例如在缺少食物的時候,也會發生咬鰭、吃蝦甚至吃小魚仔的情況的。同類之間爭奪生存環境時也會發生爭斗,但是此時的爭奪基本不會有個體的死亡。
凱蒂燈雌雄分辨 >
母魚體型比雄魚細小,在色彩及鰭翅方面也比較低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