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骨舌魚

巨骨舌魚:別名象魚_海象魚_巨龍魚_軍艦龍魚_海象巨骨舌魚_大頭巨骨舌魚,為骨舌魚目、骨舌魚科、巨骨舌魚屬、骨舌系列品種,原產于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的湖泊,棲息于水域中上層,以滿足自身巨大的氧氣需求。1822年命名。吉尼斯認證,世界上體型最大的淡水魚。南美洲亞馬孫盆地的巨骨舌魚長可達4.5m,重達200kg。東南亞地區的湄公河巨型鲇魚和湄南河巨型鲇魚體重均在300kg左右,但長度較短,只有3m左右。
巨大的食肉魚類,吉尼斯認證,世界上最大有鱗淡水魚,據推測最早出現于一億年前的古生淡水魚,有硬骨牙齒的魚類被稱為骨舌魚。它是非常強大的掠食者,主要以魚類鳥類為食。當它們要涌出水面時,會發出一種獨特的咳嗽聲。
生存環境:中性
最大長度:400cm
形狀分類:條形
顏色分類:褐色_青色
活動區域:中層
飼養難度:較難
性情習性:吃魚
適宜溫度:26℃±3℃
酸堿范圍:7±0.3
硬度范圍:10±4
壽命年限:30年
食物飼料:大型活餌
巨骨舌魚形態特征 >
魚體長帶形巨大,稍側扁。長可達3m,重可達90kg。頭部骨骼由游離的板狀骨組成。口大,無須。無下頜骨,舌上有堅固發達的牙齒。鱗片大且硬,呈嵌鑲狀。背鰭和臀鰭位于體的后部,互為相對。胸鰭位低。腹鰭位腹部之后。尾鰭圓形。體灰綠色,背部顏色深,腹部較淡,尾鰭及體后部紅色。
巨骨舌魚飼養方法 >
體型笨重,行動緩慢。以魚、蝦、蛙類為食。由于天氣酷熱,流速緩慢的河水含氧量降低,巨骨舌魚需要不時浮上水面吞咽空氣來呼吸。在旱季,它也能靠在泥沙里鉆洞來自保。巨骨舌魚具有強大的蠻力,利用尾巴作為武器,可以輕易擊倒成年的男性,并擊碎骨骼造成大量內傷。因成長速度快,對周邊環境要求高,并不適合作為觀賞魚飼養。同樣,也不適合自然放生。
巨骨舌魚雌雄分辨 >
巨骨舌魚繁殖方式 >
生殖季節挖穴產卵,雄魚護幼發育達2-3個月,等幼魚能獨立生活后才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