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蚌

河蚌:別名水蚌_菜蚌_河蚌_湖蚌_蚌殼_圓蚌_背角無齒蚌,為蚌目、蚌科、無齒蚌屬、螺貝系列品種,原產于亞洲中國、俄羅斯、日本、朝鮮、印度、泰國、柬埔寨,我國廣泛分布于各省的江河、湖泊、水庫、溝渠及池塘中,棲息于淤泥底質、水流略緩或靜水水域內。由于殼面膨脹,足及內臟團較大,植珠手術操作困難,一般只有在缺乏三角帆蚌和褶紋冠蚌的地區,才將其作為育珠蚌應用。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鈣、磷、鐵、維生素A、B1、B2等。殼可入藥。也適作魚類、禽類的餌料和家禽、家畜的飼料。
體型較大的淡水蚌類,肉可食,營養價值很高,是著名的河鮮食材之一,可燒、烹、燉、煮,做成各種美食供人們享用。亦可作為珠蚌人工養殖,但產珍珠的質量不如三角帆蚌和褶紋冠蚌。
生存環境:中性
最大長度:20cm
形狀分類:橢圓
顏色分類:黃色_棕色
活動區域:底層
飼養難度:較易
性情習性:溫和
適宜溫度:25℃±4℃
酸堿范圍:7.4±0.4
硬度范圍:14±4
壽命年限:5年
食物飼料:微生物
河蚌形態特征 >
殼長可達20cm,厚度可達14cm。殼兩側不對稱,呈有角突的卵圓形,前端圓,后端略呈斜截形。殼薄,微膨脹,殼面平滑,生長線細,3條肋脈。無鉸合齒。幼體殼面呈黃綠色或黃褐色,成體蚌的殼面呈黑褐色或黃褐色。殼內面珍珠層呈淡藍色、淡紫色或橙紅色,在貝殼腔內常呈灰白色并長有污點。殼面生長線明顯。殼的內面有肌肉附著的肌痕。與殼腹緣并行的外套痕;殼前上方有3肌痕,最大的一個橢圓形,為前閉殼肌痕。
河蚌飼養方法 >
河蚌雌雄分辨 >
河蚌繁殖方式 >
性腺在3個月左右成熟。幼蟲在4-5月排出體外,寄生在魚體上,逐漸發育成幼蚌而脫離魚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