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中華眼鏡蛇是什么蛇?

                編輯:壺中酒  時間:2019-10-04   瀏覽:

                  中華眼鏡蛇別稱舟山眼鏡蛇、白頸烏、包呼、蝙蝠蛇、扁頸蛇、扁頭蛇等,在廣東、廣西、香港俗稱飯鏟頭,臺灣則稱之為飯匙倩、飯匙銃、膨頸蛇,屬于眼鏡蛇科眼鏡蛇屬蛇類,分布于中國南部、臺灣和中南半島的中低海拔地區。

                  中華眼鏡蛇體型中等偏大,成體全長1.5~2米。沒有頰鱗,眶前鱗1,眶后鱗2,顳鱗2+2。上唇鱗7,第3枚最大,其前接鼻鱗,其后入眶,下唇鱗8,前4或3枚切前頷片。背鱗平滑無棱,腹鱗雄性158~193、雌性160~196,肛鱗完整或二分。尾下鱗雄性39~54對、雌性38~53對。背面黑色或黑褐色,頸背有眼鏡狀斑紋,通身有白色細環紋,年幼個體尤其明顯,而年老個體則模糊不顯。

                  中華眼鏡蛇食性廣泛,蛙、蛇為主,鳥、鼠次之,也吃蜥蜴、泥鰍、鱔魚及其他小魚等。在臺灣觀察到此蛇以鳥、鼠為主要食物,亦到水邊攝食水蛇及泥鰍。每年5月前后出蟄,11月進入冬眠。

                  中華眼鏡蛇許多動物園均飼養少量供觀賞,但多不能越冬,翌年又從野外捕來。一些養蛇場也飼養,但很少有能順利繁殖下一代,一般都是收購從野外捕回來的加以利用。卵生,5~6月交配,7~8月產卵7~19枚,卵長徑42~54毫米,短徑26~31毫米,孵化期1.5~2個月,剛孵出子蛇全長約200毫米。

                  中華眼鏡蛇棲息于平原、丘陵和低山,見于耕作區、路邊、池塘附近、住宅院內,多于白晝活動,垂直分布于70~1630米。分布于我國安徽、重慶、福建、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湖北、湖南、江西、浙江、香港、澳門、臺灣及老撾人民民主主共和國、越南。

                  中華眼鏡蛇屬溝牙類毒蛇,分泌的是神經性和血循性混合毒,排毒量大,毒性強,致傷面廣,危害嚴重,被咬后如不及時治療會有生命危險。其毒可制成凍干品以及蛇毒酶,與金環蛇、灰鼠蛇所制的藥用三蛇酒具有通經絡和祛風濕的藥效。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