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鴿生產在我國是一項新興產業。然而,因肉鴿產蛋率低下,從而導致許多鴿場經濟效益不高,甚至個別鴿場破產的現象時有發生,并且相當程度上阻礙了肉鴿養殖業的正常發展。為此,筆者經多年探索,總結出提高肉鴿產蛋率的七要點,使肉鴿產蛋率由一般年4~5窩,提高到年9~12窩,經濟效益提高一倍。在這里特對“七要點”作一介紹,意與廣大養殖戶交流。
1 合理配制肉鴿飼料,滿足種鴿營養需要
飼料配方:50%玉米,15%小麥、10%谷物、5%碎米、20%豆類(最好是用黑豆)。因黃玉米含有維生素A和葉黃素,能提高產蛋率,而白玉米缺乏,所以要多用黃玉米。谷物胚芽中含有生育酚,也能促進多產蛋,所以不能減少其用量。
2 合理配制和充足供給保健砂
保健砂中除加入黃土、木炭、食鹽、河沙外,還應加入3%的“多維”或“產蛋多”、20%骨粉。很多鴿場因為保健砂配制不合理,結果影響了產蛋率的提高。
3 注意選留高產種鴿和培育高產品系
凡是產蛋持久性強,冬休期短,產蛋強度大以及年產蛋8對以上的種鴿,可視為高產鴿,應給予保留生產。對于種鴿年產蛋不到8對的是低產鴿,應進行折對重新配對,若重組后產率仍不高,應將其中不合格的種鴿毫不留情的淘汰。對于高產品系的培育,可以用高產種鴿的優良后代,通過本品種選育和雜交方式培育。
4 加強保健和疾病防治工作
任何一種疾病對產蛋率都有影響,特別是鴿副傷寒、鴿結核、白痢可使種鴿完全停止產蛋。
5 加強環境條件的控制和改善
影響產蛋率的環境因素有光照、濕度、溫度、氣壓、通風、聲音等。光照是一重要因素,光照不足可以使產蛋率下降,例如:當陽市官當鄉有一個鴿場,種鴿間陰暗無光,結果造成絕大多數種鴿不下蛋而被迫倒閉。因此,種鴿每天必須接受10小時的光照,在冬季每天還應補照1~2小時,溫度也是重要因素,種鴿下蛋的適宜溫度是13~21℃。
6 注意照蛋并蛋
種蛋下蛋5天后進行頭照,剔出無精蛋,14天時進行二照,剔出死胚蛋。對于留下的同日齡不同窩的單蛋實行并蛋,即放在一個窩中,這樣可騰出部分種鴿讓它們重新下蛋,提高產蛋率。
7 及時抓出仔鴿
這樣能讓種鴿早日休養生息,早日進行下一輪產蛋,提高產蛋率,一般出仔日齡以14~15天為好。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養一個鷹嘴龜犯法嗎?
- 2020年緬甸陸龜多少錢一只?2020緬甸陸龜價格行情走勢預測
- 2020年養鴿子的利潤高不高?成本是多少?
- 鴿子養多久才下蛋?
- 信鴿眼砂怎樣配對?
- 公斤鴿價格多少錢一對?2020年公斤鴿價格預測
- 肉鴿品種有哪些?各類肉鴿圖片
- 2020年肉鴿行業消息:泊頭建成全省最大肉鴿養殖基地
- 肉鴿多少錢一對?
- 鴿子養殖大棚的設計與管理
- 怎么看鴿子公母最準確 肉鴿公母的雌雄鑒別方法
- 信鴿鴿舍怎么建造?
- 鴿子籠養技術
- 信鴿種鴿怎么挑選?
- 新手養鴿子養幾只適宜 鴿子怎么養才不會飛走
- 現在鴿子市場價格多少錢一只,2020年養鴿子前景預測
- 鴿子的飼養方法
- 白羽王鴿市場價多少錢一對?2020白羽王鴿價格行情怎么樣?
- 簡易鴿子窩制作方法
- 鴿子養殖場怎么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