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初,受禽流感影響,北京市場的禽類產品滯銷,可是北京郊區有這樣一位肉鴿養殖戶,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人家都怕賣不出去,他非要從別人那買回來。
季新城:“我們收完鴿子,屠宰,屠宰儲存好,冷藏好。”
不僅從市場上大量收購,他還留了5000對出生不久的小乳鴿繼續養著。
季新城:“我們越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越留種。”
等到這些乳鴿長到5、6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作為種鴿產蛋了。
2006年初,受禽流感影響,北京市場的禽類產品滯銷,可是北京郊區有這樣一位肉鴿養殖戶,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人家都怕賣不出去,他非要從別人那買回來。
季新城:“我們收完鴿子,屠宰,屠宰儲存好,冷藏好。”
不僅從市場上大量收購,他還留了5000對出生不久的小乳鴿繼續養著。
季新城:“我們越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越留種。”
等到這些乳鴿長到5、6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作為種鴿產蛋了。
季新城:“等市場好了以后,我們就開始讓它們上籠,孵化,每個月將近產出1萬來只小乳鴿。”
季新城這樣做應該不是一時沖動,多年肉鴿養殖的經歷讓他具備了足夠的判斷能力,太多的起起落落已讓他在肉鴿市場上練就的如魚得水。他原本是個信鴿愛好者,家住北京宣武區, 1996年的時候,他得知廣東那邊吃乳鴿的十分盛行。
季新城:“我就和幾個朋友三下廣東考察。一到酒樓,確實顧客都點乳鴿吃,我也點了一只,非常好吃。”
季新城又到北京的飯店調查,一些南方特色的飯店都有乳鴿這道菜,這些乳鴿基本都是從南方引進的凍鴿,價格一只14元左右。
季新城:“我算了算賬,出來一只小鴿子平均成本在當時也就是3塊錢左右,這個利潤是相當高的。”
養一只乳鴿的成本只有3元,一只就能賺上10多元,巨大的誘惑吸引季新城花七萬元在北京大興租了一塊地,蓋起了鴿舍。
1999年,季新城從廣東引進了幾百對種鴿。憑著自己多年養信鴿的經驗,他按照養信鴿的方式,在地上散養起了肉鴿。
第一批因為數量少養起來很順利,每次到鴿子市場上迅速賣光,一個月輕松賺3000多元。這讓他信心大增,2000年他又四處借錢,從廣東大規模引進了4000多羽種鴿,準備大干一番。
一天夜里,季新城翻來覆去睡不著,白天就感覺那些鴿子不對勁,他不放心,爬起來到鴿舍去看,結果眼前的一幕讓他差點暈倒。
季新城:“啊呀!這鴿子怎么全死了!當時給我嚇壞了。”
員工萬 亞南:“第一欄有十多只,往后越走死鴿子越多,全在地上躺著。”
員工 宋峰:“我們就只能是一麻袋一麻袋收,當時確實是大麻袋,一麻袋一麻袋,去后面有一個掩埋的坑,幾乎是一天一麻袋,一天一麻袋,去后邊埋。
季新城:埋一只這心里就想哭,很難受。”
每當提起這件事,季新城的妻子都要傷心得掉眼淚。
妻子 李秋燕:“它本來不應該死,就因為自己的失誤,技術上不懂,它死了,死了連錢都錢沒了,連鴿子帶錢都沒了!
2006年初,受禽流感影響,北京市場的禽類產品滯銷,可是北京郊區有這樣一位肉鴿養殖戶,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人家都怕賣不出去,他非要從別人那買回來。
季新城:“我們收完鴿子,屠宰,屠宰儲存好,冷藏好。”
不僅從市場上大量收購,他還留了5000對出生不久的小乳鴿繼續養著。
季新城:“我們越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越留種。”
等到這些乳鴿長到5、6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作為種鴿產蛋了。
季新城:“等市場好了以后,我們就開始讓它們上籠,孵化,每個月將近產出1萬來只小乳鴿。”
季新城這樣做應該不是一時沖動,多年肉鴿養殖的經歷讓他具備了足夠的判斷能力,太多的起起落落已讓他在肉鴿市場上練就的如魚得水。他原本是個信鴿愛好者,家住北京宣武區, 1996年的時候,他得知廣東那邊吃乳鴿的十分盛行。
季新城:“我就和幾個朋友三下廣東考察。一到酒樓,確實顧客都點乳鴿吃,我也點了一只,非常好吃。”
季新城又到北京的飯店調查,一些南方特色的飯店都有乳鴿這道菜,這些乳鴿基本都是從南方引進的凍鴿,價格一只14元左右。
季新城:“我算了算賬,出來一只小鴿子平均成本在當時也就是3塊錢左右,這個利潤是相當高的。”
養一只乳鴿的成本只有3元,一只就能賺上10多元,巨大的誘惑吸引季新城花七萬元在北京大興租了一塊地,蓋起了鴿舍。
1999年,季新城從廣東引進了幾百對種鴿。憑著自己多年養信鴿的經驗,他按照養信鴿的方式,在地上散養起了肉鴿。
第一批因為數量少養起來很順利,每次到鴿子市場上迅速賣光,一個月輕松賺3000多元。這讓他信心大增,2000年他又四處借錢,從廣東大規模引進了4000多羽種鴿,準備大干一番。
一天夜里,季新城翻來覆去睡不著,白天就感覺那些鴿子不對勁,他不放心,爬起來到鴿舍去看,結果眼前的一幕讓他差點暈倒。
季新城:“啊呀!這鴿子怎么全死了!當時給我嚇壞了。”
員工萬 亞南:“第一欄有十多只,往后越走死鴿子越多,全在地上躺著。”
員工 宋峰:“我們就只能是一麻袋一麻袋收,當時確實是大麻袋,一麻袋一麻袋,去后面有一個掩埋的坑,幾乎是一天一麻袋,一天一麻袋,去后邊埋。
季新城:埋一只這心里就想哭,很難受。”
每當提起這件事,季新城的妻子都要傷心得掉眼淚。
妻子 李秋燕:“它本來不應該死,就因為自己的失誤,技術上不懂,它死了,死了連錢都錢沒了,連鴿子帶錢都沒了!
鴿子陸續還在死亡,季新城又難過又著急,他到處找人咨詢,正好有一個朋友的親戚是北京農林科學院的教授,專門研究肉鴿養殖的。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 潘裕華:“一個養雞的人,聽他說過,我的一個親戚是北京農科院的,他就找我那個親戚,繞了一個大圈子找到了我。我就來看,解剖了感覺上是新城疫,主要在新城疫的免疫上做的不到位,防止新城疫的辦法就是緊急免疫。”
新城疫俗稱雞瘟,季新城怎么也想不通,他的鴿子怎么能感染上這個病?原來養信鴿也是這樣散養在地上,也沒得過什么病,這肉鴿怎么就死了呢?
院子里有一群散養的雞,肉鴿也散養在地上,平時雞經常跑來與肉鴿爭食吃,有可能是雞身上攜帶的病毒傳染了肉鴿。
看來不能散養了,在專家的指導下,他開始采用籠養的方式。
2006年初,受禽流感影響,北京市場的禽類產品滯銷,可是北京郊區有這樣一位肉鴿養殖戶,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人家都怕賣不出去,他非要從別人那買回來。
季新城:“我們收完鴿子,屠宰,屠宰儲存好,冷藏好。”
不僅從市場上大量收購,他還留了5000對出生不久的小乳鴿繼續養著。
季新城:“我們越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越留種。”
等到這些乳鴿長到5、6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作為種鴿產蛋了。
季新城:“等市場好了以后,我們就開始讓它們上籠,孵化,每個月將近產出1萬來只小乳鴿。”
季新城這樣做應該不是一時沖動,多年肉鴿養殖的經歷讓他具備了足夠的判斷能力,太多的起起落落已讓他在肉鴿市場上練就的如魚得水。他原本是個信鴿愛好者,家住北京宣武區, 1996年的時候,他得知廣東那邊吃乳鴿的十分盛行。
季新城:“我就和幾個朋友三下廣東考察。一到酒樓,確實顧客都點乳鴿吃,我也點了一只,非常好吃。”
季新城又到北京的飯店調查,一些南方特色的飯店都有乳鴿這道菜,這些乳鴿基本都是從南方引進的凍鴿,價格一只14元左右。
季新城:“我算了算賬,出來一只小鴿子平均成本在當時也就是3塊錢左右,這個利潤是相當高的。”
養一只乳鴿的成本只有3元,一只就能賺上10多元,巨大的誘惑吸引季新城花七萬元在北京大興租了一塊地,蓋起了鴿舍。
1999年,季新城從廣東引進了幾百對種鴿。憑著自己多年養信鴿的經驗,他按照養信鴿的方式,在地上散養起了肉鴿。
第一批因為數量少養起來很順利,每次到鴿子市場上迅速賣光,一個月輕松賺3000多元。這讓他信心大增,2000年他又四處借錢,從廣東大規模引進了4000多羽種鴿,準備大干一番。
一天夜里,季新城翻來覆去睡不著,白天就感覺那些鴿子不對勁,他不放心,爬起來到鴿舍去看,結果眼前的一幕讓他差點暈倒。
季新城:“啊呀!這鴿子怎么全死了!當時給我嚇壞了。”
員工萬 亞南:“第一欄有十多只,往后越走死鴿子越多,全在地上躺著。”
員工 宋峰:“我們就只能是一麻袋一麻袋收,當時確實是大麻袋,一麻袋一麻袋,去后面有一個掩埋的坑,幾乎是一天一麻袋,一天一麻袋,去后邊埋。
季新城:埋一只這心里就想哭,很難受。”
每當提起這件事,季新城的妻子都要傷心得掉眼淚。
妻子 李秋燕:“它本來不應該死,就因為自己的失誤,技術上不懂,它死了,死了連錢都錢沒了,連鴿子帶錢都沒了!
鴿子陸續還在死亡,季新城又難過又著急,他到處找人咨詢,正好有一個朋友的親戚是北京農林科學院的教授,專門研究肉鴿養殖的。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 潘裕華:“一個養雞的人,聽他說過,我的一個親戚是北京農科院的,他就找我那個親戚,繞了一個大圈子找到了我。我就來看,解剖了感覺上是新城疫,主要在新城疫的免疫上做的不到位,防止新城疫的辦法就是緊急免疫。”
新城疫俗稱雞瘟,季新城怎么也想不通,他的鴿子怎么能感染上這個病?原來養信鴿也是這樣散養在地上,也沒得過什么病,這肉鴿怎么就死了呢?
院子里有一群散養的雞,肉鴿也散養在地上,平時雞經常跑來與肉鴿爭食吃,有可能是雞身上攜帶的病毒傳染了肉鴿。
看來不能散養了,在專家的指導下,他開始采用籠養的方式。
養殖技術的失誤讓他賠了20多萬,家人勸他不要再養了,但是季新城不甘心就這樣放棄。
季新城:“這個項目并不是沒有前景,沒有發展,沒有市場,它不是這樣,只是在咱們人為當中造成的損失。”
為了籌錢,夫妻倆賣了位于北京市繁華地段的房子,搬到了郊區養殖場里住,緊跟著又從廣東大規模引進。在他的精心飼養下,2001年,養殖規模發展到種鴿30000對。
當時肉鴿的最大消費點在各大賓館、飯店,而他們用的肉鴿主要是南方凍鴿。季新城賣的是現鴿子,價格比南方凍鴿便宜2角錢,應該很容易賣出去。要大量銷售還必須往一家家飯店跑。
妻子 李秋燕:“做市場那個難也不次于養鴿子了。咱們都45歲往上了,比人家大那么多,去了以后,那眼睛連看你都不看你,真的給你下不來臺。”各飯店長期從南方進貨,只看中南方肉鴿,他們不相信北京肉鴿的質量,認為季新城就是賣鴿子的小商販,根本不給他說話的機會。他來到一家香港人開的酒樓。
季新城:“我去找一個姓張的經理,說我們是北京的,肉鴿養殖場。他說北京也有養鴿子的,我沒聽后說過。我們用的全是廣東的肉鴿,我說北方的就不能用了嗎?他說北方的肉質不好,就要用我們廣東的。”
剛一去就碰了釘子,季新城又陸續跑了幾家酒店,結果是碰了更多的釘子。
妻子 李秋燕:“出去,出去,不要,不要,人家看都不看你。”
人家根本連他的貨看都不看一眼,就將他拒之門外。后來,終于有一家飯店同意看看他的貨。
飯店總經理:“最早季新城來送的時候,鴿子也不行,第一次鴿子太瘦了,一直沒用,來了幾次都不行。比不上南方的貨。”
人家嫌他的鴿子不如南方凍鴿肥。季新城拿南方凍鴿和自己的乳鴿一比較,自己的確實顯得瘦小。
季新城:“人家的乳鴿屁股是非常圓的,胖乎乎的,一看肉感非常強。我們養的同樣的品種,養出的小乳鴿跟螳螂似的,也就是跟我差不多。”
他仔細觀察了一下,每次抓來的乳鴿肥瘦不一,基本是一窩的兩只,一只胖,另一只瘦,而南方的肉鴿就一樣大小,每只肉都很多。這是怎么回事?他只有再去找潘教授。
潘教授了解情況后告訴他,出現這樣的問題并不是南、北方養殖方法上的差異,而是經驗不足造成的。
潘教授:“一個窩的鴿子,隨著日齡偏大,現在就有一個偏大點,一個偏小點,隨著日齡越大,體重大的鴿子能吃能搶,它的體重就比這個瘦鴿子越來越大,它的差異越來越大。大鴿子喂量大了它喂不了這么多。”
在專家的指導下,季新城對小乳鴿單獨實行了人工灌喂。
專家:“人工喂哺,就是把飼料喂進去,減少大小差異,出欄時體重的整齊度加大了。”
季新城:“你看這胖乎的,多胖啊,這剛喂了7天,再有7天就能上市了,就能換錢了。”
他的鴿子大小勻稱了,再沒有瘦鴿了,有幾家飯店終于同意試試他的鴿子。
記者:“你們這一天進多少只?”
廚師:“好幾百只吧。”
飯店經理:“后來經過他們調整以后,鴿子也肥了,通過廚師長一說,覺得不錯,我們就抱著試試看,這一試就可以了。”
憑著堅持不懈的努力,2002年,季新城成了北京70多家酒樓的乳鴿供應商。他還在飯店、夜市租地搞一些乳鴿的現場加工、銷售。
從這時起,季新城的生意開始走上正軌。可是,他怎么也不會想到,他的生意很快又要陷入一場更大的危機之中。2003年非典爆發,北京的很多飯店停止了營業,肉鴿一只都賣不出去,幾千對種鴿加上乳鴿,一共上萬只,全部沒有了銷路,急壞了他們夫妻倆。
妻子 李秋燕:“那時候就覺得,怎么說呢,一句話,估計這次就完了。”
季新城:“自己急得在家里天天睡不著覺,頭發一把一把往下掉。”
他們急得不知所措,只要有人肯要,就低價賣掉,甚至活鴿子也賣掉了。
季新城:“鴿子沒地消化,怎么辦,就聯系外地客商,3塊錢就賣了,已經低于成本價了。”
非典期間,季新城損失了100多萬,大家都認為這次季新城肯定干不下去了。他自己也感到走投無路,這時,市場上出現的變化讓他驚喜萬分,同時又措手不及。
妻子 李秋燕:“非典以后,鴿子一下就是一個商機,為什么,可能大伙兒都那么長時間不吃了,突然間解放了。”
季新城:“事件過去以后,突然一個高峰,那時貨真是供不應求。”
飯店的乳鴿賣到了一只16元。可是季新城沒那么多鴿子了,貨源短缺,最后連鴿子蛋都賣到了2元錢一個,這讓他后悔不迭。
季新城:“市場一火呢,覺得太后悔了,那么便宜就給賣了,如果當時儲存起來呢,不但不賠錢,還要賺錢。”
趁著市場行情好,他又想辦法籌錢引進了10000對種鴿。為了擴大規模,他還讓周圍的農戶養殖,他負責收購。
可是市場火了一段時間后又出了問題。2004年,國內發現禽流感疫情,禽類市場低靡,季新城的肉鴿又陷入了滯銷狀態。經歷過幾次波折的妻子這次有點受不了了,勸說季新城干脆保本賣掉,否則又要賠得很慘。
季新城這次很冷靜,他沒有聽妻子的,也沒有像上次一樣急于賣掉肉鴿。
季新城:“因為有了第一次非典的經驗了,我們收上來鴿子就屠宰,儲存冷藏好,本廠冷庫滿了就租用外邊的冷庫。”
他把肉鴿屠宰后冷凍起來儲存,并耐心等待市場的變化。
季新城:“我們就不賣了,收上鴿子都存著,市場一好,果然跟我想象的一樣,因為又暢銷起來了,第二次就沒有賠錢。”
2005年疫情過后,市場又出現一個消費的高潮。
季新城:“達到高峰的時候,我們年銷售額達到700多萬,利潤達到也100多萬。”
就在前兩天采訪即將結束的時候,正如季新城所料,市場開始出現轉機,季新城又忙活起來了,他一天賣出了近千只乳鴿。看來季新城儲存的那些肉鴿派上用場了,他的種鴿也要下蛋了,一個月后,就可以孵出10000只小乳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