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一個偶然的機會,記者來到黑石礁街道西南路社區居民孫寶福的家。一進門就看到柜子上擺滿了信鴿參賽獲勝的各種獎杯。孫寶福是大連市信鴿協會一名忠實的老會員,已有十幾個年頭了。周圍街坊都說他是個名副其實的“養鴿大王”。
養鴿子養了幾十年
因喜歡鴿子的靈氣與忠誠,孫寶福8歲時就開始養鴿子,他記得當時一對非常好的鴿子1.5元就能買下來。1968年下鄉時,他舍不得鴿子,便將它們一起帶到鄉下。這之后,孫寶福又先后養了幾只鴿子。1990年回大連時,因為怕麻煩他決定不帶鴿子了。走的那天,孫寶福和妻子雇了一輛三輪車,誰知一只鴿子不知怎么跑了出來,緊緊跟著他們。他們中途停下來吃飯,鴿子就在附近樹上等候。最后他們一起回到了大連。
從1990年開始,老孫不僅僅局限于養看鴿,開始花大價錢買以前比賽得獎的信鴿來繁育自己的信鴿隊伍。
有對“父女鴿”同年得冠
在老孫養的幾十只鴿子里,有對父女倆最出眾,它們在1999年的比賽里都拿了冠軍。父親鴿在1500公里的比賽中飛了3天多,在全國的品評賽上拿了冠軍。老孫說,鴿子品評賽就像是人的選美大賽一樣,標準很嚴格,參選的鴿子要鼻子周正、身上的龍骨直,而且還要看眼沙(眼球的顏色)和羽毛等等。女兒鴿是1500公里遼寧省的冠軍,飛了整整5天。
1500公里的比賽對鴿子來說是很殘忍的。老孫告訴記者,運送車要事先把參賽的鴿子放到黑龍江塔河附近。鴿子們要用盡全身的力氣朝家的方向飛。一只鴿子往往只能參加一次比賽,就會耗盡全部精力與心血,只有少數的鴿子可參加幾次比賽。
倆“愛將”享受貴賓待遇
要說自己最喜歡的鴿子,老孫點了兩只。一只是遼寧省十四個市區聯翔賽冠軍,當時參加比賽的鴿子有1萬多只。另一個“愛將”在2001年比賽時獲得大連市第三名。這只鴿子曾遭老鷹襲擊失蹤了一年半。如今這兩只鴿子在鴿舍里享受著住單間的貴賓待遇。
老孫說,他養的寶貝鴿子還讓很多偷鴿人眼饞,鴿舍的大門好幾次讓人撬開了,老孫為這還特意養了兩只小狗,借了一只大松獅犬保護鴿子。
訓練鴿子有滋有味
老孫的鴿舍很簡單,由五六間大型的鴿籠組成,設計得井井有條。不同的鴿籠里裝著不同年齡的鴿子。這么多只長相相似的鴿子,老孫卻能叫出每只的名字,每只比賽的業績。而且他熟悉每只鴿子的親戚,還給鴿子畫了“族譜”。
在鴿舍里,記者看到兩只剛孵出來10天的小鴿崽,腿上都帶了環。老孫說,它們今年10月份就可以參加比賽。他說,鴿蛋18天后就能孵出小鴿崽,小鴿崽出生7天后就要被戴上一個小塑料環,作為參賽鴿的標志。而再過一個月,鴿子就可以飛上天受訓了。
站在樓頂上,老孫告訴記者,每當比賽時,養鴿子的人家都來到房頂,拿著望遠鏡等自家的鴿子回來,而看到鴿子第一個回到家時的那種喜悅是別人無法體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