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的幼雞是很脆弱的,管理沒到位就很容易導致批量死亡,導致很多養雞戶在飼養階段提心吊膽的。那么可以從哪些方面適當的提高幼雞的存活率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些簡單的方法,讓大家在飼養幼雞的時候可以適當少操心一點。
1、選種自繁自養
養雞小編還是建議大家盡量自己孵化養殖,安全性更高一些。這樣做首先減少了幼雞攜帶病原體的可能性,自己對于這些幼雞知根知底,直接購買的一些幼雞大家不太清楚其母體情況,加上來路復雜很容易攜帶病菌感染其它幼雞。其次就是自己孵化的幼雞能保證整體的生長環境差異性小,不用向買的幼雞那樣還要讓其適應環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2、環境的控制
育雛期的環境對于幼雞的影響很大,溫度或者光照、通風情況都能嚴重的影響到它們。首先溫度在剛孵化后的一周需要控制在30℃以上,隨時間逐步遞減,一個月后保持溫度在20℃左右就可以了。其次光照時間不宜太長,大多時候保持相對昏暗一點的環境有利于幼雞的進食和休眠。光照時間長會使幼雞處于焦躁狀態,不利于后期的生長。通風條件一定要好,但是盡量避免進來的風直接吹向幼雞,這樣會致使幼雞出現腹瀉的情況。
3、飼養管理
初期幼雞的飼養一定要到位的,這決定了其日后能長多大,所以前期建議多喂養一些精飼料。喂養的食物以高蛋白能量類的為主,各種微量元素要及時補充,為后期的育肥打好底子。初期喂養秉持“多次少量”的方式,因為幼雞初期的消化食物是很慢的。每天需要需要喂養5次以上,每次喂養時一定要保持清水的供給,這樣有助于幼雞消化食物。
4、衛生疾病處理
衛生疾病疾病方面在養雞里面永遠是個重點,尤其是在這個幼雞的階段更是如此。糞便在每隔3-4個小時要清理一次,或者在每次喂養后清理一次。一些必須的疫苗要盡早的使用,一般不要選注射型的。選擇可以喂養或者噴霧型的降低工作量。發現狀態不正常的幼雞不要遲疑,要馬上隔離出去,避免傳染,幼雞的免疫力是很低的。
以上就是提高幼雞存活率的一些簡單的方法了,飼養幼雞講究的就是細致全面的管理,前期多花點時間后期才有更好的收獲。希望以上的方法能幫助到大家,更多的相關信息可以關注我們網站,每天都有精彩的內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