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另有“氣泡魚”、“吹肚魚”、“河豚魚””、“氣鼓魚”(江蘇、浙江)、“乖魚,雞泡”(廣東)、“雞抱”(廣東)、“龜魚”(廣西)、“街魚”(用閩南話讀)(福建)、“蠟頭”(河北)、“艇鮁魚”等稱呼。古時稱“肺魚”。那么河豚價格多少錢一斤?
河豚魚的市場價格與品種和產地相關。
河豚價格大概在35-100左右。
1、河豚魚的市場價格與品種和產地相關,通常在一般35~80元左右一斤;
2、南京市場在35~48元左右一斤,廣州45~60元左右一斤,北京40~80元左右一斤;
3、橘黃河豚魚要貴些,大概在100元一斤左右。
4、野生的河豚是比較少的,現在一般都是人工養殖的,價格在35-100塊錢左右一斤。
河豚生活習性每年3月由外海游至江河口的咸淡水區域產卵。唯有暗色東方鲀一種成群溯河進入淡水,5~6月在江河中有產卵;懷卵量一般在4~5萬粒間。秋季水溫下降,開始降河,和其它種類一樣游向深海區,12月初返回深海區越冬。當年出生的幼魚在江河或通江的湖泊中生活,到翌年春才回到海里,在海里長大至性成熟后再復進入江河產卵。進入長江的河鲀于4~6月,在中游江段或洞庭湖、鄱陽湖中產卵。
食性
河鲀的食性雜,以魚、蝦、蟹、貝殼類為食,亦食昆蟲幼蟲、枝角類、橈足類以及高等植物的葉片和絲狀藻類。在生殖洄游期間一般很少攝食。
自衛
河鲀的體型渾圓,主要依靠胸鰭推進。這樣的體型雖然可以靈活旋轉,速度卻不快,是個容易獵取的目標。因此,河鲀演化出了迥異于一般魚類的自衛機制。河鲀受到威脅時,能夠快速地將水或空氣吸入極具彈性的胃中,在短時間內膨脹成數倍大小,嚇退掠食者。棘鲀科的刺河鲀身上甚至帶有刺,膨脹時全身的刺便會豎起,令掠食者難以吞食。
河豚毒素河豚雖然美味,但是其強烈的毒性卻令許多人望而卻步。事實上,河豚的歷史,就是一部關于禁忌與突破禁忌的歷史。中國人很早就知道河豚有毒,“世傳其殺人”,但仍有許多人禁不住美味的誘惑而前仆后繼。
河豚的毒素主要分布在卵巢和肝臟中,其次是腎臟、血液、眼睛、鰓和皮膚,有些種類的河鲀,精巢、眼睛、皮膚甚至是肌肉都有毒。河鲀的毒性主要來自于大名鼎鼎的河鲀毒素。這是一種超強力的神經毒素,是非蛋白質小分子的天然毒素中毒性最強烈的神經毒素之一。一旦中了河豚毒,首先會唇齒發麻,接著會惡心、腹瀉,手腳僵硬,最后全身不能動彈。河豚毒素并不直接作用于心臟,中毒者從頭到尾飽受痛苦,但直到臨死之前意識仍是清楚的。
河豚毒素的毒性,是氰化鉀的1000倍。一條一斤重的河豚魚體內,能提取出約0.5毫克毒素,這是一個人所能承受的最大毒量。春天,是河豚魚從大海洄游到長江產卵的季節。由于體內聚集了大量脂肪和能量,這時的河豚魚肉質最為肥美。和美味成正比的是,河豚體內的毒素水平,也在此時猛增。尤其是3月28日到4月8日這十來天,是河豚一年中最毒的日子。
河豚毒素雖然可怕,但絕非只有壞處。恰恰相反,河豚毒素在醫療臨床上也具有廣泛用途,可制成戒毒劑、麻醉劑、鎮靜劑等,還可用于癌癥的介入治療。據稱,在國際市場上1克河豚毒素的價值約17萬美元,是黃金價格的1萬倍。此外,它對皮膚瘙癢、癢疹、皮膚炎、氣喘、百日咳、胃痙攣、破傷風痙攣、遺尿、陽痿等癥,均有顯著療效。
在人工養殖的過程中,人們可以通過嚴格的水源控制和飼料管控,有效控制河豚體內毒素的產生,使得人工養殖的河豚保持低毒水平甚基本無毒,這也是為什么吃河豚一定要選擇人工養殖而非野生的原因。
河豚宰殺河豚的宰殺和烹制都有嚴格的要求,從事河豚烹制只能使用養殖供應的控毒河豚,河豚廚房操作間必須和其他廚房分離,且必須由專人獨立完成。甚至連烹制用具都要有專人看管,宰殺河豚的廢棄物也要定點專人銷毀,以防家畜誤食。最后,河豚菜品烹制完成后也要進行毒素快速檢測,并由廚師先行品嘗客人才能食用。
下刀前先觀察河豚是否新鮮,若死亡時間過長,內臟融化,毒性就會蔓延到魚肉中,所以活魚最好。下刀時需很有準頭,將有毒部分與無毒部分完整剝離,不能劃破劇毒的肝和卵巢。宰殺后的邊角料需土中掩埋,烹飪后需消毒雙手,現代用肥皂,從前用堿。每逢做河豚時,必先打掃廚房衛生,尤其不能留蜘蛛昆蟲。宰殺河豚的刀具、廚具事后都需放滾水里煮,水不能隨便亂倒,一切井然有序,有如儀式。總之,食用此魚,必須特別小心,嚴防中毒事故發生。
河豚吃法一條河豚魚,能做多少菜?在廚師手里,可以制作成150多道各式菜肴——炸、燉、燴、蒸、炒,樣樣都不少。河豚與刀魚、鰣魚并稱“長江三鮮”,以其味美肉香,令人饞涎欲滴,欲罷不能。
據了解,而吃河豚最最經典的順序是:“一白、二皮、三湯、四肉”。白只有公河豚才有,味道最鮮美,其實是生殖腺,一般只吃不說;皮必須反過來小塊吞咽,因為河豚皮表面有刺,像細砂紙般粗糙,不能咀嚼,否則刺會戳破嘴皮;河豚湯比肉更鮮美,一般人會拿來泡飯,吃干抹凈;相比較前三者,河豚肉的口感反而是最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