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雞也叫做吐綬雞,是在墨西哥的瓦哈卡地方首先馴化成家禽的,時間大約相當于歐洲的新石器時代,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和養殖價值,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火雞養殖技術。
一、體貌特征
火雞的羽毛有白色、黑色、灰色等幾種不同的顏色,火雞成年后頭頸部羽毛脫落,皮膚裸露,看上去其貌不揚,卻又高傲自賞,還時不時地展開尾羽和翅膀好像在暗示著人們,我比家雞強而且并不亞于孔雀。火雞外貌獨特,體軀高大、雄壯,背長而闊,胸部和腿部肌肉尤為發達,頭、頸裸露,鼻孔上部長有肉錐,頭的下部長有皮瘤。公火雞平靜時肉錐變長,皮瘤為淺藍色,激動時則肉錐變小,皮瘤變成赤紅色。不同的品種,其羽色也各異。公火雞脛部有距,胸前有像領結一樣的毛束,尾羽發達,興奮時則展成扇形。母火雞頭較小,頸細長,皮瘤不發達且不易變色,脛部無距,體重僅為公火雞的三分之二。
二、經濟價值
火雞的祖籍在墨西哥,我們現在所養殖的火雞是由野火雞逐步培育出來的,我國引進國外的品種很多,但是在實際的養殖過程中,由于近親配種問題使很多養殖戶的致富路越走越窄,最終養殖不成功,2005年,火雞育種專家們集體研究出來一個火雞新品種——百草火雞,很適合在我國養殖,養殖成活率在95%以上,這標志著我國火雞養殖業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火雞肉嫩味美、口感好。火雞肉的蛋白質含量比其它禽類高20%,而脂肪含量則低21%,且膽固醇含量低。火雞以食草為主,肉質鮮嫩,無膻無臭,無藥物殘留,味道純厚可口,老少皆宜,既能適應高檔餐桌,也能滿足普通家庭所需,是滋補營養和美食兼備的佳品。
三、生活習性
火雞屬群居生活習性,合群性強,經常30~50只在牧地或田野上覓食。火雞適應性強,能適應各種類型的氣候,耐寒耐熱。火雞性格溫順、好靜、膽小易驚,對外界環境變化非常敏感,如果受了驚嚇會引起火雞群騷動,嗚叫不止。火雞也爭強好斗。爭搶雌性火雞,排斥異己分子,搶奪可口美食,這些都能成為他們互相撕咬打斗的理由。
四、養殖前的準備
1、火雞場地選擇:火雞選址的重要原則是火雞生產不能成為周圍環境的污染源,也不能受其它環境的污染。火雞場地應選擇地勢高燥,平坦或稍有坡度的背風向陽處。如果飼養火雞的方式采用半放牧或需要設置火雞運動場地時,應注意場地要有清潔的水源與豐富的牧草。有了好的生活環境我們該為火雞建造一個溫馨舒適的房子了。
2、火雞雞舍建造:火雞雞舍的建造主要要考慮到溫度控制、通風換氣。本著經濟實用,利于衛生消毒的原則建造。一般養殖戶可選擇開放式的簡易棚子、半開放式的雞舍,有條件的養殖戶可搭建較標準的雞舍。雞舍標準形狀類似于我們人類居住的瓦房,注意南北通透,這樣會有“板樓”的感覺,火雞也住得舒適。雞舍面積4平米,長寬各為2米。為了清掃方便,在距雞舍底面20厘米處建格柵。格柵小格大概在1.5厘米左右,不損害雞的爪子的前提下雞糞能夠漏下去就可以了。為了飼喂的方便與衛生,用木條或竹條制作飼喂口,在口外面安裝食槽和水槽。雞舍前最好預留運動場或有供火雞自由采食的散養區。有了好的房子我們該為這些寶貝們增添生活的必需品了。
3、養殖火雞所須設備:關于保溫設備,實際養殖過程中我們建議使用火道供熱或火爐供熱。孵化育雛設備主要有:孵化機、育雛床與育雛水槽、食槽、斷喙器等。另外,火雞場還有一些用具必不可少,那就是飼料攪拌機、消毒噴霧器、日常清潔工具等。
4、飼料準備:火雞日常以食草為主,所以在飼料選擇上我們主要選擇青綠飼料與精飼料。①青飼料:種植牧草是整個火雞飼養工作的重點。火雞喜食的青綠飼料十分廣泛,野草、蔬菜、樹葉、水花生、山芋藤、花生秧等都是飼喂火雞的好飼料。②精飼料:精飼料我們主要選擇玉米、豆粕、麥麩等。特別注意的是:在實際飼喂中,要準備雛雞專用飼料。
五、火雞引種
養殖火雞可引進種火雞苗,如果準備有孵化器,可引進火雞種蛋進行孵化,不論是引種或是引種蛋都必須到專業育種場購買。1、選購種火雞苗:火雞分種雞與商品雞,有些農民朋友不到專業育種場地引種,誤把商品雞苗當作種雞苗購買,最后只能以失敗告終。到專業火雞種場引種,購買火雞一般以1公3母配對購買,應選擇那些活躍的,打蔫的不能購買。
2、種蛋的購買
3、種火雞苗的運輸:火雞種苗選好后,一般用紙箱包裝,一個完整的包裝為40厘米見方,高20厘米,中間平均分為4個格子,每個格子可放1公3母火雞種苗。紙箱的四周和蓋子要有通氣孔,避免運輸中因為缺氧而使火雞死亡。裝車前要用消毒水進行嚴格全面的消毒。裝有雞種的箱子可摞放。運輸途中只要能保證正常的通風就可以了。
4、進場管理:火雞種苗到達目的地后,充分休息,供給足夠的清潔飲用水和優質青料,次日再飼喂。火雞種苗運抵7天以內,應飼喂與原單位相同的飼料,從第8 天開始慢慢轉換飼料,以保證火雞種苗運輸后的健康。種火雞經過了過渡期以后,就可以進入正常的飼養管理程序了。為了培養火雞感情并自然交配,飼養方式上我們對種火雞采用籠養,一般以一公兩母進行籠養,公火雞5-6月齡后就會踩跨母火雞,但以8月齡后配種較好。
六、成年種火雞飼喂
一般成年種火雞精飼料配比為玉米:70%、麩皮:10%、豆餅:20%混合加工成精料備用。青飼料一般是用苜蓿草,飼喂前將苜草打碎,與精料以1:1的比例加水充分攪拌,混合后的飼料只要濕度適合就可以了,如果太干,火雞食用后飼料會發生膨脹,對火雞身體造成危害。飼喂次數一般每天為2次,每次以每只火雞飼喂飼料約3兩左右,早上7點一次,下午3點一次。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養殖火雞最主要的一點是要24小時保持充足的飲水。
1、成年種火雞的管理:種火雞除了飼喂以外,重要的就是要保持雞舍的通風和衛生,雞舍要經常清掃糞便,以免滋生寄生蟲影響火雞的健康。種火雞的雞舍要3天消毒一次,消毒劑一般用苯孔溴胺按1:300的比例配制成水溶液。
2、火雞配種:種火雞一旦適應了您的養殖場和美味的飼料后,他們就要為您開始帶來效益了,效益的開始就是配種環節。火雞一般多為自然交配,但是為了避免近親交配,我們在分欄的時候就將配種火雞按組分配好,在火雞交配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使其受到驚擾,以免配種不成功。種用母火雞利用年限以兩年,公火雞可利用3—4年。有一個現象很有意思:從養殖實踐總結來看,火雞真可謂是忠誠的愛情衛士,一個已有配偶的母火雞是不讓其它公火雞進行交配的。
3、產蛋期的管理:一般情況下母火雞受精后兩天即可生產有精蛋。為了避免產出的蛋受到損害,我們須專門準備一塊土壤松軟干燥的地方供母火雞產蛋,標準化養殖戶可在雞舍中放置產蛋箱,產蛋箱可用農家編制的筐或紙箱。母火雞從34周齡開始進入第一個產蛋周期,產蛋期在每年的1—9月,每產10—15枚左右即自行孵化。為了讓火雞多產蛋,一般不建議讓火雞自行孵化,應隨時將產蛋取走進行人工孵化。為了防止火雞抱窩不產蛋,可選擇一片安乃近藥片給母火雞吞服。
七、火雞的孵化
1、種蛋的選擇:種蛋品種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孵化率的高低,關系到雛雞質量的好壞以及成活率。因此,種蛋在孵化前必然嚴格選擇。要求種蛋呈卵圓形,蛋殼呈淡黃色,并有棕色斑點,蛋殼不過厚或不過薄,表面無沙粒、無裂紋、無破損,蛋殼必須保持表面清潔。種蛋要求90克以上,90克以下的蛋不能孵化。
2、種蛋的保存:種蛋保存應大頭向下,入孵時大頭向上放在蛋盤上,存放溫度在20℃以下,先在25-26℃的室溫中存放1天,使種蛋逐漸降溫,然后放到12-16℃、相對濕度在75%左右的貯存室內保存,種蛋保存時間不能超過一周,存放時間越短孵化率越高。
3、種蛋消毒:種蛋消毒采用高錳酸鉀消毒法,備清水一大盆,取少量的高錳酸鉀,放入水中,高錳酸鉀不能太多,以免堿性太大,發生燒蛋現象。
4、人工孵化:為了提高火雞產蛋率,建議養殖戶采用孵化器進行人工孵化。利用孵化器進行孵化和我們傳統的孵化器孵雞方法基本相同。值得提出的是火雞蛋殼較厚,為使小火雞順利攻破生命的第一道防線,我們在孵化到16天或17天的時候,每天都灑個一次兩次的水,用個小噴壺細一點,用30℃左右的水把它灑上一點水,這樣就能使蛋皮發酥變軟。
5、孵化溫度:火雞蛋入孵后1—18天溫度控制到38—38.4℃、19—22天37.5—38℃、23—25天要降到37.2—37.5℃、26-28天小雞出雛溫度為36.8℃。
6、孵化濕度:孵化前期濕度為55%~60%,中期為50%~55%,出雛時濕度提高到65%~70%。
7、照蛋:入孵后的火雞蛋在入孵第
8、20、25天時照蛋,檢查胚胎的發育情況,及時剔除揀出無精蛋、死精蛋。火雞蛋孵化到28天左右,就有大批小火雞破殼出雛。
八、育雛期飼養
火雞在出殼后2天就可以轉入育雛室進行育雛,育雛期主要是指火雞出殼后0-8周。小火雞出殼后就應該有自己的生活空間了,我們為小火雞們準備了自己的嬰兒床。床的尺寸為長150厘米,寬80厘米,高為100厘米,在高度為60厘米處鋪設一層硬塑網,在床的上面釣設水槽和食槽。釣設高度應該以小雞正好能夠吃到食物為標準。在育雛室中應該設有火爐,火爐的主要作用是調節育雛室的溫度與濕度。
1、育雛室溫度:育雛室內溫度第一周維持在34攝氏度,以后每周約降一度,如果偏高,雛雞飲水多,拉稀糞,張口,喘息,如果偏低,雛雞擠靠熱源起垛,常發生尖叫聲。
2、育雛室濕度:育雛室一般適宜的相對濕度為55%-65%,如果偏低,飲水過多容易發生下痢,毛生長慢,無光澤,腳趾干癟。如果偏高,雛雞毛污穢,凌亂,食欲差,易患疾病。
3、育雛室通風:育雛室舍內換氣不良時,雛雞表現為精神不安,行動不活潑,羽毛污穢凌亂,食欲不振,發育不良,抗病力下降,容易發生呼吸道疾病。
4、育雛室光照:光對雛雞的健康有很大的作用,它能增進雛雞的食欲,促進新陳代謝,維持骨骼正常發育,提高生命力。所以每天要保證12小時以上的光照。在無自然光照的情況下可用40瓦照明燈進行光照。
5、飼養密度:飼養密度關系到雛雞的正常生長發育,剛出孵化室的時候飼養密度一般為:一個床飼養100只,5天后80只,15天60只左右。
6、火雞斷喙:小火雞孵出第6~7天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斷喙,斷喙的目的就是防治火雞相啄,產生啄癖斷喙方法為將斷喙器打開,用左手拖住小火雞,用右手按在小火雞身體上部,用兩個食指按住小火雞的上下頜,注意不要讓小火雞的舌頭漏在外面,然后將雛雞的嘴尖放入斷喙孔中,以確保安全斷喙,注意:小火雞的喙要斷掉1/3,不能過長,也不能過短。過長會使小雞發生感染,斷喙過短將沒有任何作用。
九、雛火雞的飼喂
火雞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對它就要百般呵護,在吃上,我們要給它飼喂雛雞專用飼料,由于育雛室內的溫度和濕度偏高,如果一次喂食較多的飼料,未吃完的飼料容易發霉,產生霉變,雞吃了容易鬧病,所以在喂食雛火雞時,要本著“少喂多添”和“飼料新鮮”的原則,一天多次投喂適量的飼料。雛火雞在育雛室的飲水管理也是火雞養殖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雛火雞的飲用水必須是20攝氏度左右、清潔衛生的飲水,如果水質不好,也會引發雛火雞生病。飼養員應該4到6小時更換一次飲水,以保證雛火雞的飲用水質量。育雛工作需要8周結束。
十、育成火雞的日常飼養管理
八周后,火雞開始進入育成期,經過育雛期后,火雞的體質和抗病能力已經較強,一般的溫差變化對它們已威脅不大,養殖時也容易管理,這時的養殖方式可采取圈養、放養或兩者結合的形式。
1、散養:在我國,一般的農戶可采取散養的方式。采用圈養方式的火雞,也應該注意水槽的清洗,清洗后,可用高錳酸鉀溶液消毒。放牧時,火雞可以自由采食青草,蟲類以加強活動,節約飼料,一般早上7點左右將火雞趕入散養區,下午4點左右趕回,時間久了,火雞自己便養成了習慣。散養火雞飼喂只需每天飼喂一次顆粒飼料,并保持充足的飲水就可以了。
2、圈養:進入冬季,火雞不適宜散養,雞舍要用塑料布封起,開始圈養。圈養飼喂飼料與種火雞飼料配比基本相同。一般我們購入種雞后所孵化出來的火雞不建議作為種雞使用。只能作為商品雞出售。商品火雞在飼養三到四個月后,就可以被當作商品出售,這時的火雞身軀高大,有些品種的火雞體高可達一米,成年火雞的體重可達三十多公斤。
十一、火雞的日常管理
火雞的日常管理主要工作包括消毒、防疫等。
1、搞好環境衛生:及時清除場內各種污染物,定期消毒,選擇對人禽安全、對設備沒有腐蝕性、沒有毒性殘留的消毒劑。外來人員一定要經過嚴格的消毒,特別是鞋子底部。養殖場清掃消毒工作一天2次,第一次早上7點左右,第二次下午4點左右,消毒采用創導經典聚維酮碘1:300水溶液與癸甲溴銨溶液1:300水溶液交替使用,以免產生抗藥性。采用消毒一次,再進行清掃,然后再消毒一次。
2、防止飼料霉變:由于夏季雨水多,濕度大,精飼料很容易發生霉變,從而導致火雞霉菌中毒。因此,管理人員要認真負責,利用有太陽的天氣曬干飼料,禁用霉變的飼料,杜絕中毒事件的發生。用料時要定時定量,少給勤添。平時注意分群管理,適當運動,保持安靜,注意衛生。
3、火雞的疾病防治:“有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所以在養殖過程中,做好火雞疾病防疫工作十分重要。火雞常患病主要是普通啄傷與新城疫。①普通啄傷我們只需用棉球蘸高錳酸鉀對傷口進行消炎就可以了。②新城疫是禽類養殖的通病,我們只要做好防疫工作,此種病癥可以避免,我們一般每年進行一次防疫工作,火雞7-9日齡,新城疫Ⅳ系苗2羽份飲水;30日齡新城疫Ⅳ系苗2羽份飲水;56日齡新城疫Ⅰ系苗皮下或肌注。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現在知道了火雞養殖技術,火雞于十五世紀末輸入到歐洲,引入中國的時間更晚,和其他雞形目鳥類相似,雌鳥較雄鳥小,毛色較黯淡,火雞翼展可達1.5~1.8米,是當地開放林地最大的鳥類,很難與其他種類搞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