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黃貂魚

巨型黃貂魚:別名多鱗沙粒魟_巨型淡水黃貂魚,為鲼形目、魟科、沙粒魟屬、軟骨系列品種,原產于亞洲南部,泰國、婆羅洲、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北部的淡水流域。捕捉黃貂魚時一定要小心,因為它尾巴根部有刺,能刺穿透人的皮膚和骨骼,向人體內注射毒液。澳大利亞的野生生物專家史歐文,就是在2006年被一條黃貂魚的倒鉤刺穿胸膛后去世的。
世界體型最大的淡水魚之一。美國生物學家在柬埔寨湄公河中捕獲了一條體長220cm的巨型黃貂魚,包含尾巴,長竟達4.27m。根據測量結果,如果包含尾巴,它竟然有希望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類。
生存環境:中性
最大長度:220cm
形狀分類:碟形
顏色分類:黃色_棕色
活動區域:底層
飼養難度:很難
性情習性:危險
適宜溫度:24℃±3℃
酸堿范圍:6.8±0.3
硬度范圍:8±4
壽命年限:25年
食物飼料:活餌
巨型黃貂魚形態特征 >
體長100-220cm。身體顏色為棕色至灰色,形狀寬且扁平,擁有一條長長的、類似鞭子的尾巴。它常常將身體埋藏在河底的沙子或淤泥中,通過背側的鼻孔呼吸。根據《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目前全球最大淡水魚是湄公河巨鯰,體長2.7m,重293kg。巨型黃貂魚目前有希望打破這一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