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鳳凰

非洲鳳凰:別名非洲慈鯛_白玉鳳凰_縱帶黑麗魚_非洲鳳凰魚,為鱸形目、慈鯛科、黑麗魚屬、三湖系列品種,原產于非洲坦干伊克湖。
口孵魚品種,當仔魚有險情,雌魚立刻將仔魚含入口中游離。
生存環境:弱堿
最大長度:18cm
形狀分類:橢圓
顏色分類:黑色_黃色
活動區域:穴居
飼養難度:中等
性情習性:好斗_領地
適宜溫度:27℃±3℃
酸堿范圍:8±0.3
硬度范圍:17±4
壽命年限:8年
食物飼料:活餌
非洲鳳凰形態特征 >
幼魚體色鮮黃,上半部兩條黑色條紋從吻延伸到尾鰭。背鰭上也有一條黑色條紋。成魚后,雌魚依然保持這種特征,雄魚則變為藍黑色,體側從腮蓋后緣到尾柄末端,貫穿金屬光芒的淺藍色條紋。白玉鳳凰為改良品種。體色米黃,體側縱紋有酷似刮痕的紋路。各鰭為靚麗的黃色,尾鰭基部有一黑色圓點。
非洲鳳凰飼養方法 >
飼養容易,食性雜,喜弱堿性偏硬水質,適合巖石造景缸。幼魚可混養,成魚后穴居,領地觀念很強、好斗,除馬湖鯛同類外,不可與其他魚混養。同類混養需較大水魚缸較多水草、巖石,供弱勢魚躲藏。建議雌雄一對飼養。
非洲鳳凰雌雄分辨 >
6個月性成熟,雄魚出現婚姻色,體色變成灰黑色,背鰭黃色,體側黑帶泛有淺藍色。雌魚腹部膨大,體色略淡。
非洲鳳凰繁殖方式 >
卵生,繁殖很簡單:水溫27-29℃,水質弱堿性或中性,可選用50×30×35cm魚缸,放入親魚。雌魚產卵后,將卵含在口中,受雄魚臀鰭偽卵吸引,嘴靠近雄魚臀鰭,從而使口中卵受精。受精卵約三天孵出仔魚。孵化期間,雌魚不能喂食,以便它不斷地鼓動雙鰓,以增加口中氧氣。1-2周后仔魚長大,這時可將雌魚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