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母鹿的基本任務,在于保證母鹿的健康,提高繁殖力,繁衍后代,鞏固有益的遺傳性狀,從而繁殖優良的后代,在保證優質的前提下不斷擴大種群。母鹿的繁殖性能一方面決定于自身的遺傳基礎,另一方面決定于飼養管理的好壞。根據母鹿在不同生產時期的生活變化、營養需要及飼養管理特點,可將母鹿的飼養期分為在個時期。現分述如下:
1、 配種期的飼養管理,每年8月下旬仔鹿斷乳后,母鹿停止泌乳,進入配種前的體質恢復階段。9月中旬至11月下旬為配種期。配種前首先整理母鹿群,清除那些不育、有惡癖、年齡過老及有嚴重疾病無飼養價值的母鹿。并按品質鑒定、血緣關系、年齡及健康狀況等,重新組成種用核心群、一般繁殖群、初配母鹿群。一個配種群由25-30只母鹿組成為宜。配種期母鹿膘度必須中等肥滿。膘度對加快配種進度與提高母鹿受胎率有重要的影響。營養良好的母鹿群,發情早,受胎率和雙胎率都高。試驗證明,在配種期利用超排技術能提高雙胎率達5%。
2、 妊娠期的飼養管理,母鹿妊娠期大約需7個半月,主要指每年12月至翌年4年。妊娠初期,胎兒生長較快。隨著胎兒的生長,母鹿的子宮體逐漸增大,體重也不斷增加。妊娠后期,經產母鹿體重增重10-15公斤,初產母鹿增重15-20公斤。妊娠后期日糧中要適當提高鈣的含量,選擇體積小、質量好、適口性強、易消化的飼料。
3、 哺乳期的飼養管理,母鹿從5月上旬開始陸續產羔,到8月下間一次全部斷乳,平均哺乳期大約3個月。母鹿在哺乳期分泌大量乳汁供給幼鹿,產后泌乳量逐漸增加,一般在產后30-45天內達到泌乳高峰,持續45-50天,然后逐漸下降。乳中各種營養成分直接來自血液,間接來自飼料中的各種營養物質。因此,母鹿在哺乳期必須補充豐富的蛋白質、能量、礦物質及維生素等全價飼料提高泌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