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吃天鵝肉”比做不能實現的夢想,而義烏市大陳鎮杜門村的傅關生就把天鵝肉真實地送上了尋常百姓家的餐桌。
幾年前,熱愛農村的傅關生從飾品生意轉行,回到農村辦起了果蔬種植場。在他占地上百畝的種植場里,既種果蔬,又搞養殖,經營得有聲有色。其中,灰天鵝養殖堪稱是該場一大特色。
杜門村的一個小水塘邊,有一個小木屋,傅關生將灰天鵝的“家”安在這里。灰天鵝喜水,為了能讓雨水流進小木屋,小木屋并不封閉,四處都有開口,也方便灰天鵝出入,在里面待久了,它們就可以到“家”門口的水塘里暢游一番。
隨傅關生走進木屋,隔著木板可看到幾只灰天鵝悠閑地在水中游弋,灰色羽毛黑嘴巴的灰天鵝體態優美,個頭比一般家鵝大出許多,顯示出一種獨特的氣質。灰天鵝畢竟不同于家鵝,聽到聲響便迅速游向遠方,想給它拍張照片還真不容易。
據傅關生介紹,養灰天鵝不需要太專業的知識,而且灰天鵝存活率比較高,只要做好喂養工作,基本上類似于野生放養,比較適合對養殖不太在行的人。
養灰天鵝成本不高,整體效益較好。傅關生說,灰天鵝種苗在80元一只左右,除了吃草,還可以給它喂點稻谷、玉米等,飼養一只灰天鵝一個月只要30元左右的成本;灰天鵝一年產蛋五六十個,養殖三四個月就可以出欄,一只能養到5公斤多,每只能售500多元。
在傅關生看來,只要銷售及時,每只灰天鵝的利潤十分可觀。由于種源少,現在市場上灰天鵝肉、蛋價格都很高。傅關生養殖的灰天鵝量不大,銷路一點不用愁,基本上都是客戶主動上門求購的。
傅關生說,灰天鵝與人們通常所說的天鵝還是有些區別的,它不會飛,也沒有遷徙習性,人工馴化繁衍技術已經比較成熟。“灰天鵝每年八九月開始產蛋,但孵化率不高,這也是短期內養殖規模難以擴大的原因之一。”傅關生說,“如果規模上去了,就可以將灰天鵝的羽毛等進行深加工,效益會更好。”
灰天鵝肉質鮮美,低脂肪、低膽固醇、高蛋白,氨基酸、礦物質含量也比較高,是理想的保健食品。灰天鵝具有喜水性、食草性、耐寒性和合群性等生活習性,飼養管理要求不高,易于養殖。此外,灰天鵝的羽絨保暖性好,非常輕軟,可作為枕、墊、服裝、被褥等的填充材料,比較硬的羽毛可用來加工成扇子、工藝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