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野人魚

海地野人魚:別名海地南渡麗鯛,為鱸形目、慈鯛科、南渡麗鯛屬、羅漢系列品種,原產于北美洲海地和多米尼加共和國加勒比的伊斯帕尼奧拉島。
與古巴野人比較相似,個性粗暴、有良好的人魚互動性。群養時等級制度非常明顯,強勢魚固守領地進攻一切來犯者,弱勢魚躲在缸角或沉木下,進食時才會游出來。
生存環境:中性
最大長度:40cm
形狀分類:頭瘤
顏色分類:黑色_藍色
活動區域:中下
飼養難度:中等
性情習性:領地_兇猛
適宜溫度:25℃±3℃
酸堿范圍:7±0.4
硬度范圍:9±4
壽命年限:15年
食物飼料:雜食
海地野人魚形態特征 >
海地野人魚飼養方法 >
對水質要求不嚴,22度以上的水溫,寬大的水體,良好的過濾可以使它們迅速生長,很快白頭黑身的保護色會褪去。食性雜,喜食活餌,如:面包蟲、紅蟲等,也可接受飼料。腸胃較差,建議投喂人工飼料為主。群養可將6-8條幼魚飼育在150厘米缸內,然后添加一些沙包魚以打亂其地域性,在缸內還應該鋪設底沙,沉木以及瓦罐,使弱勢魚可以躲避。
海地野人魚雌雄分辨 >
約15cm左右時,雄魚頭部會明顯隆起,后三鰭延長。而雌魚比雄魚略小,體色略暗。
海地野人魚繁殖方式 >
當雌魚發情時,會將雄魚從其巢穴中吸引出來,雄魚會在雌魚身旁撐開腮膜并且竭盡全力的抖動鰭。這時應撈走缸內其他魚并放pvc管以供雌魚躲藏。當雌魚身體變黑,生殖器外漏時,證明即將產卵。這時親魚會清理出一片空地產卵,一般首次產卵200個左右。緊接著雄魚會為其受精,大約72小時后,幼魚孵出,雌魚負責照顧幼魚,而雄魚負責守衛領地。這期間親魚也會發生爭斗,但往往以雌魚的勝利而告終。48小時后,幼魚可以在雌魚周圍游動,這時可以飼喂豐年蝦。當幼魚體長達到一公分左右時,可以將其撈出單獨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