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年蟲

豐年蟲:別名鹵蟲_豐年蝦_仙女蝦_海猴子_鹽水蝦_鹽蟲子_水馬騮_鹽水豐年蟲,為無甲目、鹵蟲科、鹵蟲屬、其他系列品種,原產于歐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大洋洲。野生于淡水魚池、水庫、鹽湖或堿水池。寒武紀就已出現,比恐龍的時間還要早,已在地球繁衍超過兩億年。在鹽度100%以上的水體中,會生產具很強生存能力的休眠卵,在干涸的湖底,可忍受幾年高溫烘烤、冰凍土壤的考驗。卵比沙粒還小,有堅硬的保護外殼,甚至可以抵擋沸水、蒸煮,一旦下雨,就會迅速孵化,堪稱生物界的奇跡。
世界廣布的耐高鹽小型甲殼動物。富含蛋白質、氨基酸、脂肪,是魚、蝦、蟹苗的最佳活體餌料,能增強抵抗力、提高成活率。世界85%以上的水產養殖育苗都以它作為餌料。因其下雨孵化,預示豐收之年,因此得名。但孵化后,僅能存活3個月左右。
生存環境:弱堿
最大長度:1.5cm
形狀分類:弓背
顏色分類:褐色_黃色
活動區域:中下
飼養難度:較易
性情習性:群居
適宜溫度:25℃±5℃
酸堿范圍:8±0.5
硬度范圍:16±5
壽命年限:1年
食物飼料:浮游生物
豐年蟲形態特征 >
成蟲體長約1-1.5cm。在水里悠閑地游來游去,泳姿優美,一身絨毛隨水擺動,十分飄逸,因其形態優美、色彩柔和,又稱仙女蝦。它只有“仰泳”一種姿勢,無論是前行還是掉頭都是如此。但它其實并不是蝦,而是一種小型甲殼類生物,早在寒武紀就已存在,已繁衍超過兩億年,比恐龍出現的還要早。
豐年蟲飼養方法 >
對溫度、鹽度及溶氧的適應能力極強,可忍受的溫度范圍為6-35℃,鹽度5-34%,溶氧1-150ppM。適溫20-30℃,pH7.5-8.5,鹽度30-50%,溶氧以接近飽和為佳。在鹽水中比淡水中生存更為適合,可用鹽水大量培養活餌供魚苗食用。但孵化后,在太陽的暴曬下,一旦水洼干枯,就會隨之死亡,這是它生命脆弱的一面。
豐年蟲雌雄分辨 >
雌雄異體,有明顯的世代交替成熟的雌體,其第1、第2腹節有大而透明的育卵囊,雄體在該位置上有左右對稱的雄性交配器,以此作為豐年蟲區別雌雄的主要特征,雌體的第2觸角較小,雄性的大,在正常的情況下,單雌生殖方式繁殖后代。在環境不利時,則出現雌雄交配產生的受精卵,休眠卵具有很厚的卵殼。春季,休眠在適宜的水環境條件下孵出無節幼體。
豐年蟲繁殖方式 >
生殖方式可分為卵生及卵胎生兩種,魚池中可自然繁殖。卵灰褐色,有堅硬的外殼,常漂浮于水中。在含鹽低、溶氧高的環境中能直接孵化成幼蟲。高鹽、低氧則可誘導卵休眠。剛孵化的無節幼蟲體長460微米,24h后達0.1毫米以上孵化:可用底部透明的回錐形大口容器進行孵化。適溫25-30℃,鹽為33%。無節幼蟲具有較強的趨光性,在收集時可停止充氣30分鐘,將光源從底部照射,則卵殼浮干水面,幼蟲聚于底部,此時底排,以120目網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