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根魚

柳根魚:別名土魚_拉氏鱥_柳根子_木葉魚_柳根垂_拉氏大吻鱥,為鯉形目、鯉科、大吻鱥屬、波魚系列品種,原產于亞洲東部,中國、朝鮮、俄羅斯。野生于江河支流的上游或水庫、湖泊的中、上層。1869年命名。因其可作棲息地環境指示生物而成為研究熱點。
野生于水溫偏低、水質澄清的河流。在天然水域,因其常棲息于河流柳樹根須下,而得名“柳根垂”。屬高蛋白、低脂肪魚類,其肉味鮮美,營養豐富,不但可作為良好催乳食品,同時也是和谷物合理搭配的極佳菜肴。
生存環境:中性
最大長度:22cm
形狀分類:梭形
顏色分類:褐色_藍色
活動區域:中下
飼養難度:較易
性情習性:膽小_溫和
適宜溫度:20℃±5℃
酸堿范圍:7±0.5
硬度范圍:12±4
壽命年限:4年
食物飼料:雜食
柳根魚形態特征 >
體長7-22cm,最大重約400克。體低而長,稍側扁,腹部圓,尾柄長而低。頭近錐形,頭長顯著大于體高。吻尖,有時向前突出。鱗細小,常不呈覆瓦狀排列,胸、腹部具鱗。側線完全,較平直。背鰭、尾鰭、胸鰭淺灰色,臀鰭、腹鰭淺色。與花江鱥形態相近,區別于拉氏鱥側線完全,尾柄較細長,體側有一暗色縱帶及側線上方稀疏小黑點。花江鱥側線不完全或斷續,側線上下方均有小黑點。在天然水域,拉氏鱥個體較大,生長較快,而花江鱥個體較小,生長較慢。
柳根魚飼養方法 >
春末夏初,當雨水增多河水上漲,一些冬、春季干涸的溪溝,又有了水流,這時它們聚小群集群繁殖攝食,從較大的小河、山溪逆流進入這些時斷時流的溪泉中攝食,并可上溯到很遠的源頭,成為這些水溝中優勢種。雨季過后,隨著氣溫、水溫的下降,山溝流水的減退、餌料的減少,它們又順水而下,進入常年有流水的溪河中攝食和肥育。食性較雜,仔、稚魚主要以小型浮游動物為食,幼、成魚攝食水生昆蟲及其幼蟲,也食魚卵和其他小魚,腸含物中也有植物碎片和藻類。
柳根魚雌雄分辨 >
雄性生殖突尖長,雌性粗短。雌魚生殖突較圓鈍,其長度略長于排泄孔。雄魚生殖突較尖突,其長度遠大于排泄孔,在生殖季節,成熟好的雄魚,稍壓腹部,有白色精液淌出,成熟好的雌魚,生殖孔微紅,腹部膨大、柔軟,繁殖期雄魚胸鰭腹鰭延長。
柳根魚繁殖方式 >
卵生。天然水域2齡性成熟。產卵期5-7月份。天然產卵場在距河岸30-50cm水深礫石底質處,產卵最低水溫13℃,受精卵黏性,黏附于礫石發育。水溫14-17℃,受精卵5-7天孵出仔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