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羅鮭

哲羅鮭:別名哲羅魚_者羅魚_哲綠魚_大紅魚,為鮭形目、鮭科、哲羅鮭屬、鮭魚系列品種,原產于亞洲北部,包括中國、哈薩克斯坦、蒙古、俄羅斯境內淡水水域。1773年命名。因繁殖季節魚體呈紅褐色,所以又有大紅魚之稱。魚類學家曾經認為它已經在地球上滅絕,但之后又在喀納斯湖中發現了它蹤跡。
珍稀的冷水食肉魚類,體長最大可達4m,它兇猛、貪食、機警、游游速快,長年隱藏在深水中,善于追捕獵食魚類,是最兇猛的淡水魚類之一。幼魚以小魚為食,大魚常吞食水面的野鴨等野生水禽,也捕食湖中的水獺、大水鼠。
生存環境:中性
最大長度:200cm
形狀分類:梭形
顏色分類:褐色_紅色
活動區域:底層
飼養難度:很難
性情習性:兇猛
適宜溫度:17℃±5℃
酸堿范圍:6.8±0.5
硬度范圍:8±4
壽命年限:10年
食物飼料:肉食
哲羅鮭形態特征 >
體長1-2m,最長可達4m,重可達90kg以上。體形大,長形,略側扁,呈圓筒形。頭部略扁平,吻尖,口端位,口裂大。上、下頜骨、犁骨、腭骨和舌上均有向內傾斜的銳齒。具脂鰭,較發達。鱗極細小,橢圓形,鱗上環片排列極為清晰,無輻射溝,側線完全。頭部、體側和鰓蓋有分散排列的暗黑色小十字形斑點。體背部呈蒼青色,腹部呈銀白色。頭部背側布有許名黑色斑點,繁殖期有婚姻裝出現,魚體腹部腹鰭和尾鰭下葉都呈橘黃色的胭脂色彩。
哲羅鮭飼養方法 >
以捕食底棲無脊椎動物為主。它一年四季均攝食,冬季食欲仍很強,僅在夏季水溫升高時或在繁殖期攝食強度變弱,甚至停食,生殖期停止攝食。覓食多在日出前和日落后,由深水游至淺水岸邊捕食魚類或水中活動的蛇類、蛙類、鼠類和水鳥等,其他時間多潛伏在溪流兩岸有蔭蔽的水底。喜20℃以下、高溶氧、粗沙或石礫基質、水深流急、水質清澈、兩岸植被繁茂的山區溪流。結冰前向較深水域越冬。春季開江后,洄游繁殖,8月后向干流移動。
哲羅鮭雌雄分辨 >
生殖期雌、雄魚體均出現婚姻色,體背部為棕褐色,腹鰭及尾鰭下葉為橙紅色,雄魚更為明顯。
哲羅鮭繁殖方式 >
雌魚5齡、雄魚4齡性成熟,一年可多次繁殖。年左右。生殖期于5月中旬開始,水溫在5-10℃,親魚集群于水流湍急、底質為石礫、沙礫的小河里產卵。成熟卵呈淺黃色,圓形,無黏性。親魚有埋卵和護巢的習性,產卵后大量死亡,尤以雄魚為更多。受精卵經30-35天孵化,仔魚喜潛伏在沙礫空隙之間,不常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