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燈魚

帝王燈魚:別名皇帝燈魚_南美絲尾脂鯉_巴氏絲尾脂鯉_帕瑪氏絲尾脂鯉,為鯉形目、脂鯉科、絲尾脂鯉屬、燈魚系列品種,原產于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及哥倫比亞。
屬于體形粗壯,較為兇猛的大型燈魚品種,色彩富于變化,整體呈鉛灰色,富態、威猛、霸氣,映襯于草缸中非常好看,有帝王的氣質,因此得名。
生存環境:弱酸
最大長度:5cm
形狀分類:橢圓
顏色分類:黑色_藍色
活動區域:中層
飼養難度:較易
性情習性:強悍
適宜溫度:25℃±3℃
酸堿范圍:6.4±0.5
硬度范圍:12±6
壽命年限:3.5年
食物飼料:雜食
帝王燈魚形態特征 >
體軸中央為雙排色橫帶:下方為醒目的粗黑帶,一直延續到尾鰭正中央,上方則混雜了藍紫色或藍色的彩色橫帶。雖為脂鯉類,但沒有脂鰭,尾柄較長,尾鰭呈三叉形,中央有一條拉長的尾絲,顏色與體軸黑帶相連,同為黑色。
帝王燈魚飼養方法 >
溫和,強壯,可與其他燈魚品種魚混養。對水質要求不嚴。建議以密植的水草來降低光照度。領地意識很強,不僅本種之間激烈爭斗,也偶爾會和周圍的魚類打架,有時即使體型比它大的魚它也敢于攻擊。帝王燈是有著很堅硬的牙齒的,打架時會對對方造成傷害,建議單獨飼養于較大的魚缸中。可投喂薄片、干燥顆粒飼料及小型活食。
帝王燈魚雌雄分辨 >
幼魚難區分雄雌,成魚后,雄魚尾巴上下緣和中間會延伸突出尾部,形成三叉,臀鰭邊緣有金黃色鑲邊,眼睛偏冷藍色。雌魚尾鰭呈二叉形,沒有明顯中部突出部分,眼睛偏黃綠色。
帝王燈魚繁殖方式 >
6個月達到性成熟,會吃食自己的魚卵,因此產卵后數小時內應移走親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