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鱒

褐鱒:別名棕鮭_茶鱒_河鱒_鱒魚_德國褐鮭,為鮭形目、鮭科、鱒屬、鮭魚系列品種,原產于歐洲挪威至北非,及愛爾蘭至俄羅斯,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非洲、亞洲均有引進。野生于寒冷的山澗淡水河流中。共有15個亞種。會逆流而上,進行產卵前的大遷徙。向上洄游時,常飛身躍起,甚至落到岸邊。它領地性很強,到了覓食地點,會搶占地盤。由水產養殖業引進并散布至全球,作為旅游業的垂釣娛樂項目。它會極大降低當地原生的魚類族群,尤其是掠食或取代其它鮭魚類及食物競爭,在世界多地發展為優勢種群,造成入侵態勢。
河口汽水型魚類,可以適應海水、半咸水和淡水生活。形態、體型會根據環境的不同而發生改變,且極富變化。很多國家將它作為虹鱒的替代品,種進行人工養殖,我國西藏亞東河也有引入養殖。
生存環境:汽水
最大長度:70cm
形狀分類:梭形
顏色分類:黃色_青色
活動區域:中下
飼養難度:很難
性情習性:敏捷
適宜溫度:14℃±4℃
酸堿范圍:7.2±0.5
硬度范圍:10±6
壽命年限:20年
食物飼料:雜食
褐鱒形態特征 >
體長50-70cm,體重平均500g左右,最重可達9kg以上。體色多變,通常為褐色,帶有黑色及紅色的斑點。在水色較深的水域中或者水底有泥炭的水域中生活的褐鱒體色通常比較黑而且有許多黑色的大斑點。相反,生活在水質很好且光線充足的河流中的褐鱒,其體色要淺得多,側腹通常不是白色就是銀色。生活在后一種水域中的褐鱒其體型要小得多,身體上的斑點也要比在前一種水域中生活的褐鱒要少得多。
褐鱒飼養方法 >
適溫10-16℃,16℃以上會減少它們繁殖或捕食的欲望及能力,水溫超過23℃易死亡。喜食水生昆蟲的成蟲和蛹的以及小型的甲殼類動物,這些生物都是順著水水流漂移到下游來的。稚魚主要攝食水生與陸生昆蟲,成魚捕食各種軟體動物、底棲的無脊椎動物、甲殼類、蛙和小型魚類。
褐鱒雌雄分辨 >
褐鱒繁殖方式 >
卵生,11-12月逆流而上,在河流上游產卵。